「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周易:繫辭》裡的這句話,正是農業生活的寫照。人們在土地上安定下來,在春天把種子埋進土裡,讓它發芽,然後插秧。經過風吹雨打待漫長的夏季過去後,終盼到了秋天到來,見到結穗才得以收成。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人類懂得了要尊敬大自然,也學會了守望相助之愛。然而,現代社會早已改變了這一種傳統,流動成為生活的必要,城市化則構成了另一種遊牧;於是我們不只與大自然的距離變得愈來愈遠,與其他人的關係也顯得更為陌生;然後才發現,愛與自由,似乎也變得愈來愈難?幸好,台灣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出現,就彷似是一年一度的提醒,讓我們知道世上還有一撮人仍然熱愛著這遍土地,並願意不辭勞苦地通過藝術等方法,把這份熱宣揚出去。即使今年的秋祭,因為颱風的逼近讓池上刮起了風和雨,但一眾表演嘉賓只是橕起雨傘,繼續站在置於稻田的舞台上為大自然獻唱。
風雨中抱緊自然
自2009年台灣鋼琴家陳冠宇首次在池上稻田上演出開始,這個位於台東的鄉縣便被聚焦在兩岸三地文藝圈的鎂光燈下。加上後來的樂興之時、雲門舞集、優人神鼓,還有張惠妹、A-Lin、伍佰等相繼登台,更進一步讓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廣為人知,每年均是一票難求。因為每年秋收,大坡池上那一望無際的金黃稻田,以及遠處那青山環繞雲霧飄渺的背景,實在沒人能抗拒這個由大自然打造出來的獨一無二的舞台。人間仙境,也不過如此。多得藝術,讓大家得以重新看見池上之美。而今年被邀請踏上這個舞台的,便是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田馥甄、最佳台語男歌手許富凱,以及長濱國中「海子樂團」。
來自台東長濱國中的「海子樂團」,主打阿美族的歌謠及古調;阿美族以海為生,就是海洋的小孩,所以取名為「海子」。而這次海子們就把海洋的古老曲謠帶到池上鄉,以青春之名,歌頌山與海,融合人與地,為藝術節揭開序幕。接著登場的就是歌手許富凱,他以溫潤的歌聲讓人深深感受到台語歌曲之美與情懷。壓軸的是金曲歌后田馥甄,她在雨中一共為大家獻唱了12首流行曲,當然包括了最火紅的那首〈小幸運〉。受颱風逼近影響,今年的藝術節均在雨中進行,田馥甄在上台時更有驚無險地腳滑了兩次,幸好並沒有影響到她的演出。表演結束後她接受傳媒圍訪時更說:「沒有雨水,農作物就不會成長,就不會豐收了,所以這次在池上雨中歌唱,更是畢生難忘的經驗。」作為觀眾其實也一樣,無常才是大自然的定律,所以農業社會自古以來便會祭天祀地,求的便是風調雨順這兩個字。能在雨中欣賞眾人的演出,何嘗不也是一場更親近自然的體驗。
見蔣勳的《金剛經.諸相非相》
除了田馥甄的表演外,今屆藝術節的另一個重頭戲,便是由蔣勳,及其學生亦是台灣知名藝術家曾永玲和董承濂,聯合舉辦的《金剛經.諸相非相》展覽。聽行家朋友說,蔣勳喜靜,所以每年藝術節期間他都會回到台北淡水,以避開愛熱鬧的人群。然而今次因為展覽,他留在池上讓我們可以一睹他的風彩,甚至聽到他親自為展覽作導賞。而且作為蔣勳的書迷,都會知道他修佛多年,今次更以《金剛經》為題創作,自然不容錯過。「《金剛經》對我有很特別的意義。那時我還在讀初中,父親曾送我一部現在大英圖書館典藏的唐代版印《金剛經》復刻本,不過當時我並不覺得它有趣,所以這部經書一直安放在木盒內,置在書架上。後來,1996年父親在溫哥華病重,我連忙訂機票前往,不知為何隨行竟把這部經書也帶上了。在飛機上,我才開始認真地讀,然後它竟然能讓我的心慢慢安定下來。」
直到父親離世,《金剛經》便成為蔣勳一直以來不斷閱讀、奉持和為朋友祝福的經典。而從今年立夏開始,蔣勳每天起床後,便會開始抄寫《金剛經》。「每天寫幾張,寫著寫著就寫了很多。我是沒有目的地寫,不是為了展覽,也不知道為了什麼,完全沒有在意地寫。」其中的18幅手帖裱貼在池上穀倉藝術館入口的長廊牆上。沿著蔣勳的墨寶進入展場,便會看到他的畫作,其中最矚目的就是大型作品《祇樹給孤獨園》。相傳佛陀後半生曾在祇樹給孤獨園安居了廿多年,現今流傳的經典大多都是他在這裡給弟子講的,所以比如《阿彌陀經》和《金剛經》的開篇就會提到:「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次蔣勳把想像中的孤獨園給畫了出來。「《金剛經》裡有講眾生,眾生包括了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我讀到時真的嚇一跳,因為在儒家的經典裡,我們看到的都是人,可是《金剛經》裡講的眾生是十種眾生,可能是石頭,是一片菩提葉!」
蔣勳說,一開始他只畫了一個人坐在樹下靜坐,後來聽了一位朋友說夢到自己前世是一隻鳥,曾在孤獨園聽佛陀講經,他聽了很高興,忽然覺得孤獨園裡應該有很多動物,有鳥有孔雀有鹿有貓有狗有大象,最後便把「眾生」都畫了進去。「我覺得池上這裡,也真的很像祇樹給孤獨園,有很多人在護佑這遍土地。看著池上的發展,讓我更加相信,只要心裡面有善念,種子便會發芽,生命都會成長。」
無論雨怎麼打理想仍是會開花
今屆藝術節,雖然天氣不佳,但小小風雨對於池上人來說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真正的災難是幾個月前發生的颱風和地震,整個台東都受到嚴重衝擊。與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一路同行的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說,除了感謝眾人無懼風雨來到池上,也鼓勵大家「多安排去花東旅行,以行動支持花蓮和台東。」天有不測風雲,月有陰晴圓缺,儘管受到地震影響,但今年的池上也迎來了幾個好消息:首先是藝術節所在的萬安社區,從全國974個參賽社區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牌農村獎」。再來就是池上獲得國際「慢城」認證。不過最重要的是,池上好診所,即將在年底正式開業。
池上由本來的稻鄉,演變成如今一個文藝旅遊品牌,其實是一步一步走來的;由2009年的首屆藝術節開始,到2014年邀請了蔣勳來到當駐村藝術家,2017年池上穀倉藝術館啟動,足足花了16年。但原來對於進動池上轉營的幕後推手,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來說,還欠一塊最重要的板塊,就是醫療。梁大哥說,整個概念源自1994年他到日本考察,當地的農民教他「三寶」,就是自然農法、藝術文化,以及整合醫療。集齊此「三寶」才算功德圓滿。回台後,梁大哥便開始在池上實驗,花了好幾年教農友種有機米,並為「池上米」打響了高質的商譽;之後得到台灣好基金會支持,開始藝術轉型,他更出錢出力,把自家穀倉捐出改建成藝術館;這十多年來,池上的確變得愈來愈好,名聲愈傳愈遠,可是在醫療這一塊卻依然苦無門路。「沒辦法,醫生都要專業人士,他們在池上的收入一定比較大城市少,所以要等有人願意來。」
皇天不負有心人。梁大哥盼了30年,終盼到有心人,他便是余尚儒醫生。余醫生在2015年往日本研習「在宅醫療」,即是推動支援在家生活到最後的醫療。2017年回台後,余醫生便成立了台灣在宅醫療協會,更落戶台東都蘭試業,每星期除了在診所看病外,還會安排幾天到山上的長者家中為他們治理。梁大哥得知後便立即聯絡了余醫生,因為在宅醫療正好非常適合池上的農友。他說:「池上的農友年紀都很大,小農已經60歲,老農更是80歲以上。他們一旦病倒就到跑到台東才能看病,一來一回要花一整天,結果他們都嫌麻煩,連病也不看了,痛了就自己吃止痛藥,而且嘛,農夫最擅長忍痛了,但止痛藥吃多了,長年下來都患上了腎病⋯⋯現在有池上將會有自己的診所了,醫生更願意上門看病,你說多好。」
原來念念不忘,是不忍農友受苦。梁大哥找到余醫生後,更再次自掏腰包為診所打點地方,亦公開籌集了資金添置醫療設備。現址樓高三層,地舖將開設診所,樓上則改建成民宿,以及留下套房供醫生暫住。「池上好診所的醫生,有些來自都蘭,有的則來自台北,他們會輪流駐足池上。」說到這裡,梁大哥臉上已露出無比滿足的笑容。
(照片由台灣好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