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嚴瑋擇 | 2024-11-14

由許冠文、黃子華、衛詩雅、朱柏康主演的《破.地獄》 雖以道教喪葬儀式為核心,但不講奇幻詭譎的死後世界,而試圖破開的,是逝者離開以後,尚留在生者心中的地獄。它想超度的,是生者無法放下的執念。電影中一眾生者的地獄牽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父權、傳統、新的情感型態,當中女性角色存在尤為呈現現代社會下的複雜面貌。戲內,女性身分在傳統祭儀的場域中受盡歧視,在戲外,飾演郭文玥的衛詩雅在求師學習破地獄的過程亦處處碰壁。儘管男女有別,但死亡卻是平等的。飾演美玉的周家怡從戲中談論的死亡反思生命、乃至個人的存在。她認為,也只有大家肯面對死亡,我們才有可能去探求生命的問題。梁雍婷認為,死亡其實一直存在,如果它是一個句號,在句號之前,我們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去填滿屬於生命的句子。 (閱讀更多)

以咒語呼喊名字 「在這個一無所有的地方,能不能生出一點什麼東西來。」 ——專訪導演張家駿《所有憂傷的年輕人》

專訪 | by 嚴瑋擇 | 2024-11-12

《所有憂傷的年輕人》是導演張家駿和聯合編劇兼美術指導边禧暎(Hee Young Pyun)共同創作的首部長篇。電影由兩個部分「一無所有」(Nothing at All)和「所有」(All)共同組成。兩個故事以上海商場「環球港」為核心場景,由同一組演員出演。兩個故事中,演員的職業、裝扮、性格、彼此關係以及各自內在的情感核心皆不同,彼此既互不干涉、又遙遙呼應。而按照張家駿提出的概念,兩個版本可以按任意的先後順序放映。在「所有」或者「一無所有」的部分,其敘事核心都圍繞年輕世代在情感上的匱乏與虛無。「在這樣子同質化的空間裡,常常覺得信裡面有一點空空的,有一點一無所有的感覺。」他說。他試圖探問靈性,乃至更個體化的情緒,有多少是可以被商場這個場域所承接的呢?這一切,最後都化為一聲,如同咒語般的遙遠呼喊。 (閱讀更多)

《無中生有》:既把展覽變永存紙上作導賞 更是一本關於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的行業史

專訪 | by 鄧烱榕 | 2024-11-07

電影是一場集體的夢,卻從來沒有人會去紀錄和拆解夢的緣起緣滅。直至去年,香港電影美術學會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辦了一次大型的展覽《無中生有》,史無前例地以其「築夢人」的專業身分,向公眾展現出美術及服裝造型,如何基於劇本上的文字,創建出實體的場景或裝置,以支撐並盛載起那些夢的真實性。策展人之一的TINA(劉天蘭)花了近一年將與展覽的相關內容編輯成書,成為電影業界不可多得的「築夢」文獻。「因為每一件展品都得來不易,可知電影煞科以後,很多道具和服裝未必都會保留下來,所以我們很想為它們留下紀錄。」電影是一場集體的夢。築夢人用美術為我們建構起夢的場景,而這次他們則通過一場展覽一本書為我們及自己,以電影以外的方式,築起了一個既偉大又浪漫的夢。 (閱讀更多)

區凱琳睽違七年推出個展 《區凱琳:繪畫的理由》 以藝術創作 「關懷自身」 ,實踐傅柯 「存在的美學」 「繪畫,不只是實物,它永遠是概念上未完滿的行動」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7

香港畫家區凱琳睽違七年推出個人展覽《區凱琳:繪畫的理由》,她曾獲2000年諾基亞藝術獎以及2013年香港藝術發展獎項–青年獎項(視覺藝術)。此次展覽整理及挑選三十多幅區氏不同時期的畫作,觸及二十年來的創作面向,以繪畫來辯證「繪畫的理由」。作品大部分為首次公開展出,包括最新系列《沉思在隱密的房子》(2021-2024)和《質數或不完美的正方形》(2024)。區凱琳透過這次的展覽探問藝術創作與「關懷自身」的相互關係。「如果畫家並沒有憑藉自己的畫作而轉化,為何仍要繼續畫?」法國哲學家傅柯認為,權力無處不在,它既蘊含「禁錮」、「紀律」、「正常化」等陰謀機制,也有正面與積極的生產性功能。主體透過自身所從屬的技術機制,實現其自由選擇,並可以到自己所意欲成為的存在狀態,將權力的積極生產面與主體性相呼應,即可實現「存在的美學」(aesthetics of existence)。 (閱讀更多)

一畢業就等於失業? 美國調查列出十大畢業後前景最差的學科 藝文學系佔半數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7

據《CNBC》報導,美國金融公司Bankrate就根據畢業後的薪金、失業率等數據,列出大學畢業後前景最差的10個大學科,當中藝文學科佔半數。美國教育統計中心(NCES)數據顯示,「工作室藝術」和「視覺和表演藝術」科系的畢業生收入低於高中畢業生,且失業率高達4.6%,被評為最不具價值的大學科系。「學位貶值」是全球現象,香港亦不例外。據2022年由政府統計處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20至24歲、擁有學士學位的「95後」平均月入較1994年同等學歷「70後」更低。研究同時發現,本港過去20年大學學歷勞工供應不斷增加,惟從事低技能職位的大學學歷勞工亦不斷上升。從《CNBC》報導的數據中,第二個可觀察到的現象就是藝文科系對社會結構而言需求偏低,藝文學系的畢業生普遍需要面臨畢業後沒有直接對應的專門職業的難題。 (閱讀更多)

日本著名「恐怖漫畫大師」、《漂流教室》作者楳圖一雄離世,享年8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5

日本著名「恐怖漫畫大師」、《漂流教室》作者楳圖一雄(楳図かずお),近日由日本株式会社小学館釋出消息,大師於10月28日不幸離世,享年88歲。他以獨特筆法和驚悚氣氛開啟日本恐怖漫畫新時代,奠定了他恐怖大師的地位。小學館刊發新聞稿,文中小學館表示:「楳圖一雄老師不僅在恐怖、搞笑、科幻、漫畫等各式領域留下革命性的作品,包含電影製作、以及『楳圖一雄大美術展』中展出的 101 幅創作,持續各種超越漫畫表現手法的挑戰。對於老師生前的各種功績與貢獻,我們由衷表達敬意,並且致上最深的哀悼。」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編輯推介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

雞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