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丁珍珍 | 2023-03-06

黃凱德的《豹變》,是一部從逝去年月裏的新聞故事,編織出光怪陸離、但又緊貼新加坡市民社會的短篇小說。作者通過對舊報紙的翻閲,找回那個隨著阿公輩而逝去的鮮活豐富、怪誕粗鄙、雜亂詭譎、但又野性難馴的民間生活。市井小民對當時新加坡種種政治經濟上的巨大變化,雖不甚了了,但卻不是無知無感,反而借用男性對性無能的焦慮,展現了一種集體恐慌的共感。 (閱讀更多)

讀胡利歐.雅馬薩雷斯《黃雨》:亡靈的敘事與淋濕存在的「混濁感」

書評 | by 藍玉雍 | 2021-09-16

黃色,在今日香港成為某種禁忌的代名詞,但在西班牙作家胡利歐.雅馬薩雷斯的小說《黃雨》,如藍玉雍所形容,黃色是死亡的色調,但不單純是肉體慢慢凋零而緩緩出現的顏色,而是當人的記憶慢慢因為失去而變得混濁、腐爛時,於心裡所呈現的感覺。同時,黃色在書中也有黯淡的意象,出現在主角那些死去的親人發黃的眼神裡。故事以當時西班牙鄉村人口不停流失的社會議題為背景,老人安德烈斯不願離開人們紛紛搬離的農村,最後孤獨一人生活在廢墟裡慢慢死亡的蒼涼故事。雖然整本故事摻雜著城鄉議題的探討,但讀者讀下來,會發現胡利歐真正想描寫的,其實更像是人的孤獨、死亡與回憶的孤寂。 (閱讀更多)

《無遮鬼》小輯

書評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9-09

謝曉虹第二本短篇小說集《無遮鬼》,秉持她一向的魔幻寫實風格,而觸發點多與時事新聞有關。但世道荒謬,魔幻何以寫實?紅眼形容,《無遮鬼》交出的答案,可能就是讓魔幻寫實逐漸走向失實。賴展堂則認為,其魔幻筆法東歪西倒,更見文學與政治、虛構與現實之間的張力,而文學與人的關係必然在某個當下的交感與頓悟中微弱地顯露。誠如專訪之中,謝曉虹本人所說:「我覺得,我只是用一些方法嘗試去接近我經驗過的那件事。」 (閱讀更多)

坂元裕二指名推介:今日文青,必讀今村夏子《紫色裙子的女人》

書評 | by 紅眼 | 2021-09-08

當今日本文青讀什麼小說?村上春樹?太宰治?夏目漱石?但在今年炙手可熱的文青電影《她和他的戀愛花期》裡,以上文豪大名全數落榜,連一個都沒有提及。編劇坂元裕二涉獵甚廣,對近十年來的電影、音樂、漫畫、文學,甚至電玩遊戲,博聞而有獨到眼光,準確捕捉了日本藝文界的潮流。故事裡面,芸芸新生代文壇寫手之中,經常提起的一個名字,就是今村夏子。 (閱讀更多)

入口們:讀謝曉虹《無遮鬼》

書評 | by 賴展堂 | 2022-05-11

作為謝曉虹2020年出版的第二本書,《無遮鬼》的面世不由自主地披上了危急的意味,賴展堂在這篇書評提到,如果要問文學在亂世有什麼意義,那幾乎是毫無意義,但因為文學是鬼,它與人間的關係必須、也只能在某個當下的交感與頓悟中微弱地顯露。 (閱讀更多)

以往淒風厲鬼,如今鬼影冇隻——潘國靈小說集《離》

書評 | by 沐羽 | 2021-08-26

自八年前的《靜人活物》後,潘國靈再次出版短篇小說結集《離》,文章時代感強烈,儼然以文字觀照香港在這十多年來的事過境遷,潘國靈在序中指出「社會發生許多變化,小說不一定跟隨社會步伐走,但時代的氛圍,以至具體社會事件,也許多或少銘刻其中」。不過,這些銘刻是背離的,是一種離別之姿。我們能看見的,是組合以及空隙之間的聚合與離散。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