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 by 顏純鈎 | 2021-12-09

愛國有充分的正當性,有榮譽感沒有罪惡感,有衝動沒有壓力;自我感覺良好,又可以理直氣壯批判別人;既對黨和國家盡了一份力,又可陶醉於自己未改「初心」——這是最安全而又最能體現個人價值的事情。至於批判現實,反省制度,保護香港,反抗壓迫,那要冒被標籤為反革命的危險——最慳水慳力的選擇,當然是愛國愛黨,更別提有現金津貼那種事了。 (閱讀更多)

《臉》:羅浮宮的鏡花水月

影評 | by 劉建均 | 2019-09-22

創作《臉》時的蔡明亮無疑在重施故技,卻為羅浮宮注入了新的意義。 (閱讀更多)

馬列主義的壓迫:評《壓迫與自由》

書評 | by 彭依仁 | 2021-09-23

以《壓迫與自由》(Oppression et Liberté)所輯錄文章寫成的年代(上世紀三十年代)而言,竟比大多數左翼思想家更早體察到布爾什維克政權的真實本質,如此充滿洞見不禁令人配服。 (閱讀更多)

說仇恨

時評 | by 鄧烱榕 | 2021-09-23

最後,仇恨從何而來,或許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愛可以從何而去。因為我們都見到,前線的朋友,他們沒有一個是為了私利,他們犧牲著自己,就是為了想讓我們大家,有機會得到,這份神聖的愛。為了他們,你又願意付出嗎? (閱讀更多)

《天氣之子》:他們背負世界,誰來背負他們?

影評 | by 陳李才 | 2019-08-30

遊行與集會之間,憤怒與哀痛之間,騰出一晚暫時回復「正常」生活去看《天氣之子》,結果感受甚深,又忍不住把戲裡人物情節聯想至反修例運動,尤其當中對世界沮喪但仍然率真勇敢的年輕人——帆高和陽菜。他們為信念、為彼此而奮不顧身,期望世界可以因著他們而變得更美好,往往換來成人社會的冷漠對待、不理解,甚至打擊。所以他們只有流離失所,互相守護,即使頭破血流。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編輯推介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