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藍筠雅 | 2022-05-06

以往不乏以難民作為題材的電影,榮獲多項奧斯卡提名的《無處安心》,藍筠雅認為這部動畫紀錄片的野心,在於從主角揭破種種真象後的叩問,讓我們反思需要的東西,純粹是悲慘傷痛的難民故事,抑或是真實的共情? (閱讀更多)

《無處安心》:重獲自由的安穩日子,讓你羞恥嗎?

影評 | by 紅眼 | 2022-05-05

作為一部動畫紀錄片,《無處安心》(Flee)的動人之處,是它儘管那麼迂迴虛構和粗糙,但仍能令人相信它的真實細膩。故事講述阿富汗少年阿密,生逢戰亂年代,與家人逃亡出國,但最痛苦並不是那些險象環生,甚至死在貨倉裡的逃難歲月,而是逃亡過後,他的餘生從未獲得真正的安心自由。他的第二人生是真的用第二個身份去刷掉真正的過去,換取粉飾太平的生活。離開故鄉,換上新的身份,為脫離苦海而矯情作假,結果讓阿密一輩子都無法釋懷。 (閱讀更多)

《Drive My Car》Hit the Road

影評 | by 林關關 | 2022-05-05

戲院解禁重開,濱口龍介執導的《Drive My Car》再度上映,林關關形容,電影是那種一層旋進一層的結構,直探人心底蘊,挖開瘡疤的同時,也是在解著結。就像在等待著一個完好的契機,將一切混沌、隱忍的情感,有序的從體內釋出,近乎一種精密計算⋯⋯ (閱讀更多)

陶傑抽水論MIRROR,向後生抽刀說不過去

其他 | by 葉一知 | 2022-05-02

陶傑論MIRROR引起對罵,葉一知認為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批評,但對於一群正努力打破時代限制的年輕人,即使不存厚望,也應值得欣賞與鼓勵,而真正令他感到失望的,是貼了又刪刪了又貼的「抽姜濤誕」post,如此的抽水post不能反映權力一方的荒謬,感覺變成在向弱者抽刀。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編輯推介

【字遊行·上海】艾米莉的廣場舞

字遊行 | by 盤柳儂 | 2025-11-28

守著窗兒

散文 | by 杜澤 | 2025-11-28

哲人李天命逝世,享年80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1-27

【教育侏羅紀】風膠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11-24

小說 | by 吳紫翹 | 2025-11-15

觀塘道沒有塞車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