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科普之路

散文 | by  陳志宏 | 2022-01-09

繼去年中在港台的科普節目結束,如今網台的節目也劃上句號。突然發現,自己參與的常規科普平台都消失了。


在Myradio的《科學新知》始於2015年12月18日,一做就6年,共275集,是我堅持了最久的常規節目。期間個人與社會諸事縈繞,水準表現難免起伏,但以一份義務工作來說,自問也已克盡己任,與聽眾一同見證了近年的科學飛躍。


自己的科普噴口水旅程可追溯至我的研究生時代,先是在網絡論壇上匿名流連,及後畢業回港不甘寂寞,到當時還在摩利臣山的Myradio,找台長梁錦祥自薦做節目,首個網上節目是在2010年9月4日的《神秘之夜》客串。


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香港網媒最精彩的年代,還及時地參與了,有份補上科普節目這塊拼圖。在網媒以前,香港普及科學資訊多以文字呈現多於口述介紹。自問從來不是一支健筆,總是令向我催稿的人痛苦萬分,於是網媒錄音成為了我這個講多過做、吹水唔抹咀的人去暢談最新科學的捷徑。


與文字表達不同,網上節目在傳意方面很需要有拍檔去對談,所以一旦習慣與一些拍檔合拍,就會繼續下去。台長梁錦祥的新聞觸覺很敏銳,每次節目前我只需搜集材料,錄影前三數分鐘,台長就能整合一個storyline與找到大眾關注的角度切入,所以一直合作得很輕鬆。這過程中也從他學了幾招,用在準備港台的《真係好科學》,果然也有點效果。


近年偶爾也曾有過停止節目的想法,尤其人到中年,學習能力、資訊的觸覺等,要跟得上其他科普同儕,已越見吃力。《科學新知》節目在最初兩三年,其關於外國先進科學資訊報道速度,不會落後於本地中文媒體,但到近年,不少一手好料已率先由立場、有線等有心人更優質地報道了。自己這業餘人士被淘汰也合理。


可是,由香港新聞從業員為大家耕耘出來的土壤,近年急劇衰敗。不光只是社會真相,就連談知識的空間也被Infotainment與行政命令擠走。2021年中RTHK《真係好科學》被殺,到今天Myradio《科學新知》終止,都不是因為觀眾的離棄,而是平台被外力摧毀。


科學真理永遠都比社會上的糟糕事永恆。只有人在,聲音就在。未來如有機會的話,粵語普及科學我還會繼續講。這段時間,我當是給自己再進修去吧。


因為不是永別,所以不想太矯情的隆重感謝天地蒼生,但這幾年確實遇到不少有名無名的台前幕後明暗相助。實在衷心感謝,期待未來再度合作。


最後容我以一次印象深刻的網台小事作結:數年前某次錄影,兩歲多的女兒嚷着要跟着我去Myradio. 在我進錄音室後,女兒就留在Myradio辦公室由工作人員看管。每次女兒突然想起要見我,快要哭,就得靠工作人員抱起她隔着玻璃看我一眼。待我完成錄影後,出來才發現原來過去一個多小時,毓民一直全程放下手頭工作,親手照料我女兒,又哄又餵,一時間小朋友就成為了Myradio老闆的老闆,這算是我在Myradio最難忘的回憶了。


(文章轉載自作者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58639671495017&set=a.10150660981195017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