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晚年於2021年定居台灣,形容「遺憾必須離開生活一輩子的香港」、「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並認為「關心兩岸三地民主運動是知識份子的責任」。一生追求言論自由的李怡,稱得上至死方休,尤其他近年從《蘋果日報》到社交平台都在連載「失敗者回憶錄」,回顧前塵往事,敘述自己的立場轉變。對香港前途的看法,李怡亦曾引專欄「題記」自評:「單從事業、家庭、生活等去考量,我這一生當然不算失敗,『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從這個角度看,就是『失敗者』。」
「一個人是他一生行為的總和:他所做的,和他能做的。」李怡不時在報章、講座引用馬爾羅的名言,回顧自己思想、政治、陣營的轉變,在他生後仍然承受前期背景而來的罵名。陳雅明憶述在港大唸書前後,與李怡的數面之緣。仍記得他白髮翩翩,踽踽獨行,不必拐杖,沒有助手,穿著卡其色的西裝外套,總是我行我素,如武俠小說大隱隱於市的高人,像文藝電影的作家瀟灑自若。
著名作家、評論人李怡於台北病逝,享年 86 歲。李怡早年創辦《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雜誌,成為一代公共知識份子的思想啟蒙,後來他轉而批判左派陣營,支持民主運動和獎掖後進的態度,為他留下「青年導師」的美名。李怡生前向友人表示最掛心香港,令不少書迷亦期待他生前在社交平台連載的《失敗者回憶錄》出版傳世。「虛詞」編輯部摘錄幾位文人雅士為李怡撰寫的悼念文字,重溫作家一生的足印
李怡的政治立場從1981年出現重大轉折,當時他在《七十年代》分別專訪徐復觀和勞思光,結果惹怒當時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承志,雜誌因而遭受打壓。以此為契機,李怡宣布脫離左派,轉為反共,在 1984 年更將雜誌改名《九十年代》。由於《九十年代》敢於批評政權,一直被中共查禁,而李怡擔任雜誌總編輯一職,到1998年停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