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網媒面對的最大挑戰,其實來自網絡本身。網絡的所謂民主化,背後自有一套演算法,作為用家其實並不自由。譚以諾指出,讀網站的不是人,而是搜尋引擎,網媒要懂得配合搜尋引擎在文章裡加入相應的關鍵字,才能通過演算法被用家搜尋得到。 (閱讀更多)
書展現場,坐落一小而別緻的神州書店攤位,在一片新書的海洋中,散發古舊而優雅的味道。神州書店的歐陽文利老闆,祥和自若地坐於正中。年前有幸在「九龍城書節」訪問過歐陽老闆,今年神州書店又在書展擺攤了。經營舊書店近五十載的歐陽老闆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大陸解放之初,有一位上海老伯輾轉來到香港,在他的書店中找到一本書,目不轉睛的,不是要買書,又要問及書之來歷?他覺得奇怪,但是還是約了買賣雙方見面——果然老伯和這個賣書的女士就是舊情人,當年因為戰火離散了。 (閱讀更多)
《荒澤之魚》是屬於這個年代的文學小說,呼召現時公共性缺乏的歷史碎片。它填補了當下本土主義中缺席的,一塊關於過去的版塊,提供一種資源予新的本土青年思考吸收。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