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藝術家作家都喜歡行灣仔,好像盧樂謙,好像陳慧,他們喜歡灣仔的動靜節奏,由一條人來人往的大街轉入一條鬼祟小巷,可以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這一點,為了準備《「道」賞灣仔》展覽前期工作,而日復日徘徊灣仔大街小巷的陳銘智也深有同感。
《「道」賞灣仔》展覽由灣仔區議會與Integer Foundation Association合作策劃,挑選灣仔區的六條街道,包括譚臣道、克街、愛群道、渣甸坊、羅素街、銀幕街,由西至東覆蓋灣仔、銅鑼灣與天后,採訪每條街的街坊、商戶,透過收集他們的故事與生活記憶,側寫灣仔的歷史與變遷,最後由導演林森拍攝成六條短片,於一月七至十三日在時代廣場展出。
(導演林森)
小街隱世故事多
談起灣仔,我們總想起軒尼詩道、駱克道,有玩具街之稱的太原街,或是修頓球場,你可能會知道大佛口那裡曾有個防空洞、汕頭街以前是紅燈區,或是船街南固臺的鬼故,但灣仔的故事遠遠不止這些,這次策劃不選大街而取小道,目的就是勾勒更多有趣而鮮為人知的故事,從庶民角度出發,組織一張豐富的灣仔街道文化地圖。
軒尼詩道、灣仔道、莊士敦道,在這些車來車往的主要幹道外,小街作為接駁的枝節,其實更大程度地保留了小店生態與生活氣息,就像陳銘智在克街後巷發現一間路過也可能會忽略的蚊型水族店,真正隱世,店主伯伯營業三四十年,見證街上唐樓換成商廈,故事就是從這些窿窿罅罅裡找到的。後來他們更找到了與克街(Heard Street)淵源甚深的赫德家族(Heard family)的後人,George Cautherley,這位香港本生本長的洋人,在克街上娓娓道來他母系家族在十九世紀落戶香港開辦洋行的故事,當時克街對出還未填海,貨倉設在克街是方便落貨,原來認識一條街,還能了解到香港社會早期格局。
(克街)
負責策動今次展覽的區議會文化康體事務委員會主席伍婉婷(Yolanda Ng)與灣仔區議會副主席周潔冰,都談到灣仔其實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有待發掘,就好像銀幕街,當年就是由有香港電影之父之稱的黎民偉,在該處建立了香港第一間電影製片廠,民新影片公司,這段故事可能漸漸被人遺忘,今次他們找來電影研究者曾肇弘,為他們重說這段歷史。所以受訪者既有在那裡生活的街坊,亦有從外圍了解該區歷史的學者,焦距不斷變換,又互相重疊。
Yolanda指最初挑選那幾條街時,只是想找一些沒太多人識,但故事有趣、有人情味的街道,後來發覺這些街都有個共性,能夠從中看到城市發展,比如愛群道,那裡原本有一座摩利臣山,克街受訪者陳湘記書局老闆陳炳新,小時候就喜歡到山裡玩,後來山移平了,成了建滿遊泳池、學校、體育館等設施的愛群道,如今從愛群道的形狀,我們還能推斷當年摩利臣山的樣子;又例如渣甸坊,一條佈滿排檔販賣服裝手袋飾物的街,也是受到不同年代的街道政策影響而演變成今時今日的模樣,受訪檔主梁嗚宇屬於小販第三代,從小生活在排檔周圍,甚至令他興起讀設計的念頭,原來一條街一個檔口,還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
(愛群道)
行街行什麼?
除了說故事談歷史,今次展覽另一個重心是重新提出灣仔的「易行度」(Walkability)。談到「易行度」,將軍澳是常常被提起的研究對象,天橋步行可能方便,但是單調,Yolanda覺得街道管理應該著重能否提供「愉快步行經驗」給市民,「愉快步行經驗講究街道是否暢通可達、整潔、沿途有不同景色可供欣賞,天橋有它的功能性,但也應該重視地面,讓人能有選擇。」灣仔一條電車路,貫通不同文化藝術宗教地點,而灣仔有山有海,更是港島中心地帶,故這次計劃希望將這些特點發揚,讓區外甚至外國旅客能以不同目光觀看灣仔,推廣文化旅遊概念。
灣仔是一個仍然保留著充滿特色的街道網絡的社區,陳銘智說,每轉一個彎,都是一個新發現,他引用英國藝評家John Berger的說法:「每條街也有它獨特的韻律和個性。」(Each road has its own rhythm and its own character),走在灣仔的時候,他能感受到很大的自主性,去一個地方,也能有不同路線選擇,能夠發現不同街道生態,這種步行經驗,跟走在以天橋接駁不同商場、屋苑的新市鎮大大不同,他們希望藉這次展覽,讓公眾重新思考「行街」是怎麼一回事。
(文章原刊於「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網站:https://bit.ly/2skvW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