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雙瘋》即將上映 回顧二十年來Joker面貌如何轉變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9-12

《小丑:雙瘋》將在今年 10 月 3 日於香港上映,呼應着前作的 2019 年 10 月 4 日上映日期,而當天也正好是第一部《小丑 Joker》上映的五週年紀念日。上映日子並非偶然,其他地區亦同樣依照上年日期,例如美國也延續與前作相對應的 10 月 4 日上映。


五年前《小丑 Joker》自推出首條預告片後,就一直廣惹熱議。一方面是Joaquin Phoenix所飾演的Joker身上所散發出的深沉絕望與哀傷令觀眾驚艷,另一方面,也因為這是自《蝙蝠俠:夜神起義》後,近十年來第一套以Joker為劇情絕對核心的電影。


Joker作為DC英雄片中的經典反派角色,飾演過Joker的男演員不少,每個人都演繹出不一樣風格的Joker,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當屬2008年飾演Joker的Heath Ledger。他的演出不止獲得高度認可,更反過來影響Joker這一角色的設定、形象、甚至文化符碼。在其之後,每每有Joker相關的影視作品出現,總會見到與Heath Ledger的比較之言。


「Heath Ledger之後再無小丑。」這一論調持續近十年之久,幾成公論。直到Joaquin Phoenix所飾演的版本出現,才出現另一個,叫好又叫座的Joker。在《小丑:雙瘋》即將上映的前夕,讓我們一同回顧兩套電影,試圖梳理,從Heath Ledger到Joaquin Phoenix,這兩代Joker的面貌呈現了怎樣的轉變,從中為進場觀影做好準備。


Why So Serious?


「Why So Serious?」是Heath Ledger飾演Joker的經典對白,亦是最常與嬉皮笑臉又瘋癲的Joker形象並置的對白。


Joker在《蝙蝠俠:夜神起義》的首次登場中,他背對觀眾,手中拿著去人性化的小丑面具。在搶劫的過程中,歹徒一邊閒聊著神秘的Joker,一邊依照Joker的策劃,完成各自的任務後互相殘殺,減少分贓的人數。


然而,最後活下來的只有Joker本人。當他離開時摘下小丑面具,露出駭人的小丑裝。銀行管理員說他惹錯了人,他回應道,「I believe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stranger.」這句話最原初的版本源自尼采《偶像的黃昏》中:「Out of life’s school of war: What does not destroy me, makes me stronger.」Stronger到Stranger,Joker對原話的改寫否定了人可以通過傷害得到改變和成長,人只會在其中變得越來越怪異、扭曲,究其原因,在於Joker本身並沒有想要的東西或實現的願望,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散播恐懼,並試圖證明,只要受到足夠的威脅,所有人都會墮落,無論是一般民眾或是大奸大惡之人。


「Nobody panics when things go according to plan, even if the plan is horrifying.」散播恐懼的目的,在於他否定人們所維繫的表面「秩序」,並試圖還原出世界本來混亂的真貌。


在《夜神起義》中,他曾兩次主動提到自己裂嘴傷疤的來歷,一次來自酗酒的父親,一次來自自己。傷疤的來歷哪次為真無人可知,或者無一為真。在原著漫畫《蝙蝠侠:致命玩笑》中,小丑就曾提到,「回憶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在某一刻會讓你迷失在歡樂中,下一刻就會帶你回到不想記住的事。記憶是陰暗而潮濕的,有時候你希望被遺忘的事物模糊不清。記憶就像一個孩子,可以是卑鄙的,令人厭惡的小野獸。 」一如Christopher Nolan沒有幫Joker編寫背景故事,Joker一切言行舉止的選擇只是亂數的隨機選擇。


可以說,《夜神起義》中Joker的本質是混亂。他對象徵正義的蝙蝠俠說,「You complete me.」因為他所做的一切沒有原因、沒有立場,唯一的動機就是對「秩序」與「正義」的挑釁與玩弄。


蝙蝠俠試圖重現審判的公平而打擊罪犯,Joker為了使混亂蔓延而催人墮落。在這個角度上看Joker與蝙蝠俠何其類似,他們所做的都不是為了達到一個具體或實質的目的,而是為了某種理形的對於世界的想象擇自己相信的善所固執,無法被世界所理解,成為黑暗中的孤獨前行者。一如蘇格拉底所言「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就是神明。」兩人的身份在神明與野獸之間往返糾纏,就是沒有人的樣子。


從Clown到Joker:被動的反抗與墮落


與《夜神起義》不同的是,《小丑 Joker》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試圖融入社會的邊緣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被社會和人心逼迫,被動地成為Joker的故事。


《小丑 Joker》的故事發生在因貧富懸殊而社會關係日漸緊張的哥譚市中。Joaquin Phoenix飾演的Arthur Fleck是社會邊緣人物,他扮演小丑,為一家快要倒閉的琴行招徠生意。他患有不自覺的癲笑症和嚴重的心理疾病,需要吃著七種混合藥劑,家中亦有一個精神狀態同樣病態的母親需要照顧。


然而,他滿懷成為單口喜劇演員的夢想,有自己的偶像,有著自己喜歡的人。他極力想爭取社會的認同,希望透過製造歡笑去換取別人的微笑。


最重要的是,Arthur相信母親對他的叮囑,「To bring laughter and joy to the world.」


然而,生活並沒有放過這個在社會邊緣苦苦掙扎卻滿懷希望的小丑。被混混們欺負、被老闆克扣工資、在兒童醫院表演時不小心跌落手槍、被自以為的朋友背叛。一晚,在夜歸的地鐵上,遇到三個華爾街精英,他們借醉一再逼近Arthur,挑釁、玩弄、霸凌他。他忍無可忍,開槍殺死了這三個人,隨即慌亂地奔逃到公廁裡。在看到鏡中自己的那刻,他突然極為鎮定與從容,對著鏡子跳了一段極為藝術性的舞蹈。


在對生活被動的反擊中,Arthur第一次接納內心屬於Joker的黑暗面。


因為這次的小丑地鐵殺人事件,社會的仇富情緒開始被點燃,街上隨處可見對於小丑的報道,人們裝扮成小丑表達不滿,繼而全城陷於示威、乃至暴動之中。Arthur感覺到自己被別人看見,在一系列的悲慘遭遇之中,他找到了自我。他也過了一段開心日子:和喜歡的對象約會、演出了一場完美的脫口秀,甚至在偶然的機會發現自己是哥譚市首富Thomas Wayne的私生子。然而,當他發現一切都只是他與母親的幻想時,他徹底背棄生活與一直以來堅守的道德感,成為了Joker。


他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出賣自己的朋友、和那個自己視作偶像多年但嘲笑自己的節目主持人。他被警車帶走,半路中被發起暴動的民眾所救。由Arthur變成的Joker站在警車上,用血在自己的臉上畫出小丑的紅唇,緩緩地跳起舞來。


從混亂走到邊緣關懷:從神與野獸走到人群之中


《小丑 Joker》中的Joker有名字、有歷史,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觀眾看著他如何被生活折磨、如何被親近的人離棄、如何一步步走到社會邊緣。他雖然也一樣深陷混亂之中,但一切由來有據。


Arthur其實一直試圖保持善良,只是生命一再而來的沉重打擊讓他難以抵抗。即是變成Joker後,也可在他殺人的過程中見到道德衡量。整套電影中Arthur殺了六個人,Arthur對每個人都有明確的殺人動機與理由。最能彰顯區別的就是兩位朋友知悉他母親過世後上來探訪他那場戲,他只殺了曾經出賣他的朋友,並放了另一位侏儒朋友離開,並在他離開前親吻他的額頭,說,「You were the only one that was ever nice to me.」


在《小丑 Joker》之中,他的墮落、混亂,其實身不由己。最後在他偶像的節目上,他本來是想自殺。但隨著偶像對他言行的批判,他才將自己一生所遭受的不公與壓抑宣洩出來,他批判不公的體制、偽善的群眾、不知人間疾苦卻對掙扎求活的人侃侃而談的富貴階層。


Arthur對自己為何癲狂梳理得十分清晰。亦因為此,觀眾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同理他被貧窮與挫折啃噬、為精神疾病所苦、無法被世人接納的孤獨與恐懼、被親友背叛的委屈與不甘,也能理解他的憤怒,以及為何他最後一步步成為Joker。


而在《夜神起義》中,觀眾永遠不知道Joker為何期待世界混亂。可以說,Joaquin Phoenix飾演的Joker比起Heath Ledger飾演的Joker更像一個人。然而,更像人的處境也是在說,觀眾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批判《小丑 Joker》中所呈現的道德困境。由此若將兩套電影並置,我們可以見到Joker這個角色試圖呈現的核心議題,從最初《夜神起義》叩問的正邪之間的模糊界線,慢慢傾斜到《小丑Joker》對邊緣人物的關懷。


在十月上映的《小丑:雙瘋》(Joker: Folie à Deux),Folie à Deux是指二聯性精神病,形容一個有精神病症狀的人,將妄想的信念傳送到另一個人。貼切地概括了在原著漫畫中小丑與小丑女之間的關係。對精神疾病的再定義也可以見到,這次也是延續上一套《小丑 Joker》的切入視角,對邊緣人物的關懷。當中除了熟悉的Harley Quinn會出場以外,雙面人市長Harvey Dent也會登場。


在人性的層面下,新的續集將如何演繹Joker,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