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谷史郎共探時間真貌 坂本龍一最後舞台作品《TIME》 明年初登錄香港藝術節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9-05

已故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生前最後一齣與高谷史郎合作的舞台作品《TIME》將在明年三月將登錄香港藝術節,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上演,向本地觀眾呈現兩位藝術大師對時間的反思與想象。


《TIME》從夏目漱石的短篇小說集《夢十夜》、莊子《莊周夢蝶》、能劇故事《邯鄲夢》等文本出發,結合聲音、舞蹈、裝置、朗讀,通過大型投影屏幕的光影、由水形成的鏡面築構舞台結合,呈現出交織變換的時間形態,參悟夢境、音樂和藝術被邏輯思考掩埋的真貌。


時間一直是坂本龍一創作中的核心命題。他在寫給《TIME》的序中說到,「線性的時間觀來自於『有因才有果、有問才有答』這樣的邏輯思考過程。我們身處的世界是架構在邏輯性思考的時間概念上,但在夢境、音樂和藝術裡,卻存在著另一種思考模式,另一種時間軸。」


坂本龍一曾說自己想創作出如夢中時間一樣的音樂,而《TIME》則是呈現「夢的世界」的歌劇作品。


《TIME》中所用的文本都蘊含夢境對時間線性特質的破壞。《夢十夜》中等待愛人歸來的守墓者在花開的一瞬發現百年已過去;《邯鄲夢》中求道男子只是午睡片刻,卻在夢中經歷了50年跌宕的人生;《莊周夢蝶》中莊周與蝶在夢裡的相互轉化。時間在其中都並非恆定不變的概念,一如坂本龍一所言,「現實並非全是可以被連成直線的點,而是像夢一樣。」


在音樂上,坂本龍一將《TIME》視之為《異步(async)》的續篇,延續了它對時間的詮釋。而高谷史郎曾負責坂本專輯《異步(async)》的美術工作,這次擔任TIME的視覺設計暨概念。兩人的合作始於1999年,當時坂本邀請高谷擔任多媒體歌劇LIFE的視覺總監,2017年兩人合作的裝置藝術作品IS YOUR TIME,以311海嘯摧殘過的鋼琴進行創作。


2021年,高谷史郎幫坂本龍一在北京佈展「觀音.聽時」前,先在旅館隔離了3週,退房時感覺這3週彷彿消失了一般。他事後寫信告訴坂本:「當什麼事都沒發生,時間就不存在了」,坂本回信:「這就是了!請記住這種感覺,時間是隨著主觀膨脹和收縮的概念。」


在《TIME》裡,藉由高谷史郎的裝置,水池、月、水、雨、霧、浪,進一步將「時間」概念透過視覺意象帶到「自然」的時間尺度,以自然的生息循環對照劇中夢境的人間無常,彷彿神在人類面前放了一個巨大的時間沙漏。高谷史郎表示,《TIME》包含了兩人之前合作作品的所有元素,包括水、樹木以及時間。這不僅是作品元素的重現,更是兩位對於藝術理念探討的延續,他們對於時間的反思與想象以人與自然交織出的神話來到觀眾的面前,既是他們對於時間的挑戰與回答,也是他們留給觀眾的疑問。


在坂本龍一逝世兩年之後,《TIME》來到香港的巡演,似乎也在回應劇中的核心命題:時間的真貌既非線性,那消逝的如今何在?關於生命,坂本龍一說:「我們活著、死去,接著我們的身體會成為來世的一部分。這叫Samsara(輪迴)──這座星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循環。」在坂本龍一離世後,高谷史郎說:「龍一可能仍在某處以分子或原子的形態存在,或可能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又離開。…《TIME》如同他以往的作品,簡單的結構裡,融入他許多層次的創作思維和熱情。我會繼續深入探討、理解那些他深埋在作品裡的一切。」


或者一切探求,觀眾與創作者都將在作品內外一同經歷,一同思考。


2025年「香港藝術節」完整節目及詳情將於10月公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雨中的香港 見山還是山

散文 | by Sir. 春風燒 | 2024-09-06

路殺

散文 | by 曾友俞 | 2024-09-07

管他紅杏還是南北杏

散文 | by 惟得 | 2024-09-05

《汪汪夢裡人》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