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取消王小帥評審之邀 《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之死事件整理 (更新至2024.06.17)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17

近日,關於中國導演王小帥與2018年自殺的《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之糾結,再度浮上公眾視野。王小師因此被台北電影節取消其評審團主席的職務;王因此首度開腔回應胡波事件,胡波之母亦發文指責王小帥。胡波自殺之事是華文電影界著名事件,外界一直對王小帥有強烈質疑,以下整理近期事件爆發的關鍵點,與事情前因。


(編輯後按:自6月14日,追蹤報導胡波之死真相、〈缺席的人〉記者陳楚漢回應了胡母的聲明,王小帥與劉璇亦再撰文新增觀點。本文將持續更新,把後續進展於文末補上,目前更新至2024年6月17日。)


「無影無蹤」重提胡波之死 引大眾熱議


將於6月21日開幕的第26屆台北電影節,日前公布了邀請中國導演王小帥擔任「國際新導演競賽」的評審團主席;而影評專頁「無影無蹤」得知王小帥擔任「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主席後,於8日發布帖文,重提王小帥與胡波的往事,也想起當年金馬獎難忘的場面——《大象席地而坐》(2018)獲得最佳影片時,導演胡波的母親楚延華上台領獎,李安導演給了她一個擁抱。「她看起來有點無所適從,起初搖頭拒絕致詞,最後終於靠近了麥克風,口吻有點顫抖地說了兩句感謝,就趕快走到一旁」,令人看出她一句話也不想說,「畢竟說了,兒子也回不來了。」


當年在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王小帥和妻子劉璇看中胡波的才華,當二人看到有商業公司對胡波的作品有興趣時,曾對胡波說,「如果讓那家公司做,之後創作自由肯定會被干擾。」當時的胡波對王小帥充滿信任,或因王小帥一向不盲目迎合大眾,曾多次對電影商業化保持警惕。但在拍攝過程中,二人卻要求胡波壓縮拍攝時間、大砍預算,甚至威脅隨時換導演。更令胡波感到痛心的是,當他完成了四小時的版本時,二人卻要求他剪成兩小時,「這嚴重踩到了胡波的底線」,令他懷疑自己的才能。


胡波並未放棄,他私下將完整版《大象席地而坐》寄給了人稱「新電影保姆」的剪接大師廖慶松,並獲得對方讚賞,他因此深信自己的直覺。


後來王氏夫婦對他人身攻擊和辱罵,劉璇先斥責胡波「你就是一個臭傻X!你想一想當時你那個項目在FIRST(指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誰理你?沒有我們理你,你能有今天嗎?」此外,胡波還收到了王小帥滿懷怒意的簡訊。


(「無影無蹤」Facebook)


在胡波過世隔年,其好友發表了題為〈胡波:一位導演自殺的傳說〉的文章,揭示了王小帥等人對胡波的惡劣行為。文中披露,胡波意識到將失去自己的作品後,曾想偷偷複製素材,但遭到劉璇的阻攔和沒收鑰匙。這迫使胡波計畫把《大象席地而坐》的版權買回來,「冬春影業」卻開價350萬人民幣,其中王小帥的監製費高達200萬,惟製作費只有73萬元,令胡波難以負擔。為了買回版權,胡波向二人低頭道歉,但仍收到「冬春影業」的律師函,《大象席地而坐》在FIRST影展的放映亦被中止,令電影無法有公司接手,只讓他留下劇本署名權。


(金馬影展)


胡波生前曾指:「完成這部電影用了一整年時間,而最終,沒有一幀畫面屬於我,我也無法保護它。它被外力消解掉了。」後來他自縊身亡,並無留下指控任何人的遺書。


「無影無蹤」專頁續指,王小帥未曾作出任何回應,「想讓事情逐漸被大眾淡忘。」2024年,他推出了未獲中國上映許可的新作《沃土》,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他表示:「我一直在追求想要在創作上是自由的,可是外部的環境又讓你做不到。」再者,「無影無蹤」認為王小帥作為被指導致新導演走上絕路的人,擔任「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主席,台北電影節「應該的確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也令他感到台北電影節和金馬獎不同的發展方向與評選標準:「一邊選了胡波,一邊選了王小帥。」


台北電影節撤銷評審邀請 被抨未經仔細考慮


6月9日,台北電影節於社交平台發表聲明,決定取消對王小帥導演的評審邀請。在聲明裡,台北電影節重申,「國際新導演競賽」是台灣唯一針對國際劇情長片新導演的競賽。在邀請國際評審方面,他們向來重視「電影專業和國際性」,因為王小帥曾獲柏林影展銀熊獎肯定,今年新作亦再次入選柏林影展,大會認為符合專業和國際性的評審標準。然而,大會突改口風,指「在吸收各方意見反思後,決定取消對王小帥導演的評審邀請」,他們將另覓評審團主席,以維持影展正常運作,並對造成社會疑慮和對王小帥導演的困擾致歉。隨後在官網發布公告,取消原定在北影節舉行亞洲首映的《沃土》的放映以及映後「大師講堂」的活動。


其中 「北影吸收各方意見反思後」一句引來眾多網民抨擊和猜測,認為取消向世界名導的邀請,卻無交代決定原因;指官方內部沒有清楚考慮主席人選,而是受到大眾輿論才意識到問題所在,大部分留言指稱官方為「中國台北電影節」。


王小帥不忿被辭 首度開腔否認傳聞


事件在台灣影圈引發廣泛爭議,由「無影無蹤」重提胡波身亡一事,到質疑電影節的決定,繼而北影宣布換人,令過去六年從未回應的王小帥,被辭退後於9日晚上首度在微博發聲明回應胡波之死。


(ALAIN JOCARD/AFP via Getty Images)


王小帥對於北影臨時撤回他的評審邀請表示,「雖然頗感意外但也表示尊重」。然而,他認為社交網絡上出現許多不實猜測,有人聲稱組委會是因為胡波事件而取消對他的邀請,這讓他「深感憤怒」。他又指出,自胡波去世,所有對他的傳聞和攻擊都是不實的。他一直保持沉默,並拒絕接受任何相關採訪,「是不想看到胡波去世後,依然有這些紛擾。」


他補充,當時他積極與其他投資方商議一致,決定將作品的全部版權贈予胡波的父母,但仍無阻一些利益相關方對他進行造謠和誹謗,導致網絡上對他進行大量的人身攻擊和斷章取義。他認為,北影「一向很保護導演」,邀請他的本意是為了促進兩岸電影交流,「絕無可能僅因為無端猜忌和舉報而取消邀請」,希望北影順利舉辦,並期待看到更多優秀的華語作品。


「無影無蹤」回應消費胡波及造謠指控


得知王小帥被辭退及其聲明後,「無影無蹤」隨即發文回應,認為北影未解釋取消邀請的具體原因,是為了讓兩邊都有下台階:「台北電影節可以不用點出王小帥事件爭議本身,而王小帥也可以裝作他不清楚為什麼被取消邀請。」但他指出本來發文並非旨在北影取消邀請王小帥、或要求王小帥辭職,亦不希望爭議走向政治化,其真正目的是,了解「台北電影節做出這項決策的原因,以及在主事者在認知到王小帥有過這樣嚴重的爭議時,又為什麼還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無影無蹤」再強調一點,北影撤回邀請「是因為台灣電影人集體迴響而形成的結果」,兩天之內有眾多幕前和幕後電影人轉發貼文與留言,「甚至有北影的夥伴因身分不便發言,選擇私訊表達支持。我實在從沒看見台灣電影人表現出如此的團結。」他亦收到一些新導演的來訊,表示他們遇過相近的狀況。


不過,亦有人質疑「無影無蹤」消費胡波,但他重申只是為了「避免第二個胡波的出現」;面對「公然造謠,傷害台北電影節」的指控,他感到「不意外,但也覺得遺憾。」他表示選擇發聲,「是因為我無法忍受任何人去傷害台北電影節」,亦不禁反問「到底我們的台北電影節到底怎麼了?到底這個電影節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為什麼曾經以鼓勵小眾和獨立電影聞名的台北電影獎現在的主軸幾乎只剩下商業片和星光?」


胡母:請您看著我的眼睛,與我直接對話


「無影無蹤」於10日轉載胡波母親楚延華的回應,她先指「欣聞」亦不感意外王小帥被北影辭退,「我的兒子胡波,因您投資、監製的《大象席地而坐》而死,至今六載有餘,您從未公開回應」,如今被辭退才「微啟尊口」,但她認為其聲明內容「漏洞百出,罔顧事實。」


(繁盛映畫)


在胡波身亡後曾有多名專業記者,寫下多篇報導,其朋友亦曾撰文,指胡波之死肇因於他和王小帥有嚴重意見分歧。楚延華指,那些並非「傳聞與攻擊」,而王小帥聲言已將《大象》版權全部贈予胡波父母亦非事實,她指部分權利目前依然屬於投資方。她又指,王小帥聲稱受到有利益關聯的人的人身攻擊,「是路見不平的電影人嗎?還是胸懷正義的電影觀眾?」


楚延華又指,她認同王小帥聲明中指「台北電影節一向保護導演」,所以主辦方「不會再讓其它青年導演因您而死」,並重申她作為母親的訴求從未改變,「請您看著我的眼睛,與我直接對話。」


《大象席地而坐》長鏡頭的現實暴力


2018年的影史經典《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的第一部長片,在柏林影展、香港國際電影節相繼獲獎,亦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改編劇本」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當時母親楚延華上台領獎,李安導演給了她一個擁抱,場面令人難忘。


(博客來)


電影改編自胡波的小說集《大裂》中的短篇故事,個體對存在的失望和掙扎是他小說中的主題。胡波認為寫作是直面生活、抵抗世界黑暗的最有力的方式。推薦序的作者黃麗群與胡波關係密切,是該作的第一位讀者,她如此概此書:「《大裂》如同書名,徹底是一本傷害之書,每篇小說都探討同樣無法逃避的問題:我們還要活(被傷害)多久?」


(繁盛映畫)


電影描寫在中國一個北方小鎮的陰鬱天空下,四位主角的人生,相互交織在這個充滿悲哀的故事裡。當中表達生活中短暫但殘酷的一面,同時也能表達人生漫長的壓抑。在近四小時的敘事過程中,大量使用長鏡頭,四位飽受生活折磨的年輕男女逐漸走向絕望,卻幾乎沒有崩潰痛哭的戲份,少有的幾個高潮情緒場面也採用了遠鏡和模糊焦點的拍攝手法,少了常見的奇觀、煽情和同情,只有陰鬱卻乾淨的畫面。


電影充滿著悲觀又無奈的台詞,其中有說:「人活著就會一直痛苦,以為換了地方就會好,好個屁啊;會在新的地方痛苦,沒人明白,它是怎麼存在的。」




6月17日更新:


6月14日,「無影無蹤」轉發當時追蹤報導胡波之死真相、〈缺席的人〉記者陳楚漢,在看見胡波母親發文後的回應。陳楚漢表示,當年發出悼念胡波之死的報導後,收到來自王劉二人的律師函,指他「無中生有、肆意揣測、捏造事實」,但當陳楚漢提問哪些細節不實,對方卻一直不回應,只是要求刪稿,幸好在法務和谷雨的編輯們的幫忙下免去刪稿一事。


6月15日,中國獨立導演應亮在社交平台轉發了王小帥在微博上最新發言的九張截圖。王小帥首先向胡母致歉,表示他的沉默導致了誤解。


王小帥詳細描述了與胡波合作的困難。胡波在寫《地久天長》劇本時兩天未寫一字,稱自己習慣在沒有窗戶的小黑屋寫作,這讓王小帥擔心他的協同性,但他仍樂觀地期待胡波的成長。在拍攝階段,胡波不願意親自聯繫當地政府,王小帥告訴他,做電影一半靠才華,另一半是處理瑣事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希望胡波能發展出全面的導演能力。


關於片長的剪接問題,胡波在開拍前提出每場都一鏡到底,王小帥尊重其意見,但建議他多拍幾個角度以防剪接時出現問題,但胡波最終沒有這麼做。殺青後,胡波自己剪出了一個四個多小時的版本,王小帥認為「他是把每個鏡頭片頭片尾的打板剪掉,然後按劇本順序連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四個多小時長度的版本。坦白說,這不該叫剪接。」。收到某國際影展不理想的回饋後,胡波開始擔憂和後悔,王小帥鼓勵他大膽使用跳接的方式,「把他喜歡的貝拉.塔爾和戈達爾結合起來,來個新鮮的,特別是有明顯技術問題的地方直接跳接,可能有奇效。」最終剪出了一個兩小時的版本,胡波對此感到興奮,曾說:「我頭一次看哭了,要牛逼了,帥老師」,王小帥也對胡波的創作突破感到欣喜。


後來,胡波突然對劉璇表示想要回四個多小時的版本,並對她咆哮,王轉述其意思是「你有什麼了不起,就算你是製片人,又有什麼權利對我的電影指手畫腳?」於是,胡波說要買回電影,劉璇就隨口叫價350萬,王驚訝金額太少,因為有機會需要退還投資人的投資款項和支付其他成本。王小帥懷疑胡波因為得到剪接大師廖慶松的認同而回心轉意,但強調胡波應該回到他們的合作關係中。即使後來多次聯繫胡波,他都沒有出現。


然而,王小帥在文章中承認了他言語霸凌的簡訊內容為真:「在創作上這樣的反覆無常,對他最應該信任的監製和製片人採取這樣的態度,忽視其他人的工作與努力,這些綜合原因誘發了我的憤怒。我失去了耐心,寫下了那些情緒失控的話。我承認我不該那樣說,是不理智和不夠冷靜的,一直為這番話深感歉意,也時時提醒自己杜絕意氣用事。」


其後,王指出自己公司太小,只好盡力幫助胡波這個「和我有同樣理想的年輕人」。他曾向胡波表示可以再支持他製作一個長版本,但沒有額外預算,目前只能推出一個版本。他重申監製的職責是服務導演,同時為製片方和投資方負責,外界「資本家壓榨霸凌年輕導演」的說法是對影視產業工作方式的誤解。


他強調「冬春影業」是小公司,投資《大象》與《老獸》需要從有限的自有資金中先行投入啟動。他重申自己不是「資本家」,而是一個堅持理想、艱難前行的導演,對同類電影和導演懷有共情和欣賞。合作初期,他和胡波有共識認可影片採取低成本的製作模式,並認可在這種投資額下需要發動彼此的資源,以彌補成本的不足。胡波自願放棄利潤分紅,稱「有了錢就不是藝術家了」,王小帥感動而決定與他同舟共濟。


關於製片經費問題,王指出傳聞中胡波抱怨僅得75萬經費的問題,75萬只是維持劇組運轉的基本費用,不包括攝影設備、燈光器材等。根據常規製片流程,製片人會保留一定比例的不可預知費用,前期開發孵化、後製、音樂、翻譯等費用也不在內。曾有媒體提到,胡波在影片籌備不久後認為影片融到200萬資金,是製片方在剋扣經費,於是對製片方態度大變。王重申,電影共融資現金150萬,另外有以股權形式提供的攝影器材,其餘經費由冬春自行解決,胡波便誤以為資金都是用於現場拍攝,王認為這反映了他對電影製作流程的不了解。


胡波逝世當日,王在拍攝場地得知後「第一個反應是非常震驚和難過」。因為《大象》沒有其他公司接手,版權仍在冬春影業手中,他和劉璇又自認是與胡波最後合作的公司,便認為有責任「把家屬善後和胡波身後事務處理好。」豈料受到First影展的堅決勸阻,說胡波生前已經與另一家製片公司簽約,又因為胡波家人極為痛恨他們,而王小帥認為「對我們有意見可以想像,但不至於仇恨」。


關於《大象》的版權,王小帥解釋,在2018年1月與劉璇代表冬春,以及另外三家投資方與胡波父母簽署了《大象》的轉贈合約,但在轉交影片物料的過程中,發現胡波父母在2017年10月已經簽署授權書,授權First影展全權代表他們處理影片相關事務。最終,冬春將出品方的身分轉讓給First影展,亦只有一家投資公司保留了《大象》在中國的網絡播映權,其他所有版權及收益權已全部轉交給了胡波父母。


文末,王小帥向胡波家人表達對胡波的愛,並表達哀悼,他亦說:「如果有人問我後悔嗎,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臺灣作家馬欣在社交平台發文,以「雞蛋與高牆」譬喻事件, 她對王小帥以製片人角度的考量片長表示理解,但「他用了不對的方式否定了真正呼吸到這時代空氣的前衛作品」,認為他發出侮罵訊息時,是「身陷高牆思維但不自知。」她認為《大象》是極可貴的寓言片,指出「今日老少都面臨的移動式高牆與微不足道的希望」,王小帥應該保護它和胡波,即使有任何苦衷,「起碼別刁難。」她強調這不是理智上的問題,在情感上,也考慮到胡波的台灣讀者與影迷,「這關卡上真的過不去。」其後,她在留言區補上一句,「王導的那九頁,無法說服我。」


同日,「無影無蹤」也回應王小帥的最新發言,他質疑王的回應可信度,批評王的言論是在毀壞胡波的形象,並充滿政治算計和技術性攻防,認為大多內容無法證實。雖然王承認了言語霸凌的簡訊內容,但「無影無蹤」認為他並未真正反省,只是假意低頭。他再指出,胡波因無法取回《大象席地而坐》的版權而鬱鬱寡歡,王卻試圖將責任推給胡波的新公司,顯示其不願承認自己的影響。「無影無蹤」又批評一些支持王小帥的人士,認為他們所謂的「平衡報導」只是偏袒他。最後,「無影無蹤」提到台北電影節,認為其應該解釋為何在爭議中仍選擇王小帥擔任主席,並指出北影應向胡母道歉,但他亦認為對著高牆呼喊終究徒勞,暗示台北電影節的態度難以改變。


6月16日,製片人劉璇在社交平台簡短回應,她認為現時的爭議是「無謂的口舌之爭」,只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但真相唯一,「如果必須公開證據顯示真相,以我的做事原則那只能是法庭上見。」「無影無蹤」隨即回應,認為這是一個巧妙的操作,因為王劉二人知道無權無勢的胡波父母不可能會提告,他們的行為反證了胡波和其親友對他們的描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獻「給你」的「詩人之血」

評論 | by Cléo | 2024-06-18

張愛玲《第一爐香》的香港去留

評論 | by 冼麗婷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