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評審朱利安.雷傑跨洋來港 出席第二屆Eye Catcher Global映後談 分享電影的前瞻性與歐亞創作者的差異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04

文藝復興基金會繼「搶耳音樂」後,於2021年推出的全新企劃「奪目影像」,探索影像創作、製作及發行的新可能。由「奪目影像」及文藝復興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 Eye Catcher Global (ECG)影像競賽將於6月19-23日舉行。其中,6月23日(週日)將舉辦兩場短片放映,邀請到康城電影節「導演雙週」的藝術總監朱利安.雷傑(Julien Rejl)首次造訪香港,出席映後談嘉賓與本地影迷會面。


朱利安曾與蔡明亮、菲臘加維爾等知名電影人合作,並發行多位導演的首部作品,及策劃多部經典電影修復版公映場,如尚盧高達、大衛連治及大衛哥連堡等多位名導的作品。屆時,他將與觀眾分享電影的「前瞻性」內涵及其呈現,以及亞洲、歐美、荷李活創作者的差異。


出席座談會之外,朱利安將出任ECG「產業放映——亞洲之光新導演競賽單元」的評審團主席,並特選四部入圍2023年康城「導演雙週」的優秀短片進行放映,包括《趁火取暖》、《生日派對》、《心之風暴》和《神啊求你拗直我》。


「奪目影像」主張打破類型、長度、主題和製作階段的限制,鼓勵自主製作的精神,致力孵化影像初創企業。而ECG旨在協助影像創作者實現夢想,發掘並推廣具有獨特視角和個人風格的作品。除了資金支持和獎項,ECG亦提供國際同儕的經驗和人脈。同時,ECG引介世界各地的優秀影片來港,邀請觀眾一同探討電影創作的點滴,如何挖掘題材靈感等。




《趁火取暖》(The House is on Fire, Might as Well Get Warm)



北非卡拜爾青年Yanis決心離開家鄉,前往法國巴黎尋求發展機會。然而,就在即將啟程的前夕,他得知好友因意外而去世,身家也全遭偷竊,眼看即將實現的美好新生活被殘酷現實摧毀。


蜿蜒曲折的山路好比人生的起伏跌宕,引領Yanis重新出發,尋求出路。法國導演穆魯德.艾特.利奧特納(Mouloud Aït Liotna),出身哲學和電影系,在家鄉阿爾及利亞拍攝了自己的首部短片。以公路電影的形式,從死亡和貧困的角度探討命運的審判,思考突如其來的不幸在人生中的真正意義,入圍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節及葡萄牙國際獨立製片電影節。




《心之風暴》(A Storm Inside)

A child sitting against a wall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在法國北部邊陲城市加萊,一群孩童和青少年在漫無目的地渡過炎熱的夏日。他們在無人的街角和長滿雜草的空地上遊蕩,有時嬉戲,有時聊天。早熟的少女們會在探討情感、命運和生育等話題。這本應是天真無憂的年紀,但他們稚嫩的面龐卻透露著一股深深的焦慮。遙遙的雷聲隆隆作響,映照著內心的暴風雨。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


法國導演克萊門特.佩羅(Clément Pérot)的首部紀錄片作品,深入探索這群處於成長關鍵期的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在無憂無慮的表象之下,隱藏著難以捉摸的焦慮和困惑,反映了他們正面臨的人生難題。這部紀錄片以真摯的視角,觸碰了青春期獨有的迷惘與掙扎,入圍DMZ韓國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節。




《神啊求你拗直我》(I Saw the Face of the Devil)


A person sitting at a table with a cross on the wall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在波蘭北部的小礦業城鎮,18歲的少女Majka對同性好友產生了特殊的情愫。她堅信自己被惡魔附身,於是上網搜尋驅魔服務,並每週獨自前往偏僻的教堂祈禱。Majka內心如同一片陰暗詭秘的樹林,連父母也無法理解。這到底是她的幻想,還是真的被魔鬼纏身?這部作品最初是一個紀錄片項目,後來改編成了一部劇情短片。


法國導演茱莉亞.科瓦斯基(Julia Kowalski)於全片採用16毫米菲林拍攝,處處致敬經典驅魔電影的標誌性鏡頭調度和氣氛營造,巧妙地模糊了現實與幻想的界限,直面既可怕又令人興奮的成長過程,入圍康城影展的酷兒金棕櫚獎,並獲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節的國內競賽單元大獎。




《生日派對》(The Birthday Party)


A person with glasses touching an old person's fac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在世紀末的意大利,即將到來的千年蟲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恐慌。少年Francesco被這種憂慮所籠罩,於是他前往位於鄉間的朋友家參加生日派對。在這個充滿孩童天真歡樂的場景中,Francesco卻格格不入。男孩們聚在一起嬉戲,比賽打嗝,但Francesco顯得有些寂寞和孤獨。


突然,坐在角落的癱瘓祖母不見了,大人們紛紛四處尋找。狗吠聲響個不停,派對瞬間散去,氣氛變得陰沉沉的。這個故事源自意大利導演弗朗西斯高.索薩伊(Francesco Sossai)的童年回憶,以類自傳的形式重構了當時的事件,緬懷那些已逝去的無憂無慮的歲月。雖然某些細節已模糊不清,但那種被放大的不安和毛骨悚然的感覺卻久久不散。此片奪得釜山國際短片節的「最佳國際短片」,及維拉德康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歐洲短片」及國際競賽單元大獎。




影片放映詳情:


日期:6月23日(日)

時間:3:00PM (設映後談) / 5:45PM(不設映後談)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網上購票:https://www.popticket.hk/event/eye-catcher-2024-cannes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獻「給你」的「詩人之血」

評論 | by Cléo | 2024-06-18

張愛玲《第一爐香》的香港去留

評論 | by 冼麗婷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