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03

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於7月31日舉辦「ifva 29載卓越短片成就 ‧ 匯 ‧ 聚」回顧活動,曾獲金獎的內地著名導演賈樟柯亦有出席,同場出席的香港電影美術指導及導演文念中於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批評大會全程冷待賈樟柯,相當不尊重。香港都會大學文化研究助理教授、影評人陳智廷、導演應亮以及《藝文青》總編輯、影評人紅眼都分別就此事作出評論,分享他們的看法。 (閱讀更多)

鬧鬼嗎?試試用人類學來看:專訪李安如談《女工之死》

專訪 | by 阿潑 | 2025-07-31

人類學家李安如年中出版《女工之死》一書,以「鬧鬼」現象揭示工業時代的空間記憶與性別政治。李安如指出漢人文化中未婚女性無法歸家的困境,以及家屬透過「裝金身」轉化逝者為神明的文化韌性,均反映出女工在父系結構下的次等地位與能動性。李安如表示,「鬧鬼」是一種隱喻,用來反映一種令人不安、遭到隱埋的歷史。 (閱讀更多)

三島由紀夫誕辰百週年 日本舉雙展覽紀念 法文手稿首度曝光!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31

今年是日本文豪三島由紀夫誕辰100週年。為慶祝三島由紀夫對文學以及藝術的貢獻,日本在三島由紀夫文學館與GYRE GALLERY舉行兩場展覽活動,分別為《珠玉の100選》和《永恆輪迴中的虛無:三島由紀夫誕辰100週年=昭和100週年》。前者精選了三島由紀夫的100件珍貴資料,後者則邀請八位藝術家以其遺作《豐饒之海》為靈感,重新詮釋小說中「虛無」與「再生」的主題。 (閱讀更多)

【新書】翟彥君《夏花與秋葉》曾詠聰推薦序——〈文學教師的拉扯和側寫〉

書序 | by 曾詠聰 | 2025-07-29

翟彥君近日出版首本作品《夏花與秋葉》散文集,邀請曾詠聰撰序。在序中,曾詠聰指出《夏花與秋葉》既是一部個人內省、成長的散文集,更是一個文學教育世代的側寫,描繪了不同輩份的寫手和老師如何相知相交的過程。翟彥君在書中細數別人影響她的同時,一些點頭之交也在靜靜地給予她肯定,蝴蝶效應下給她改變,長成另一個有力的同行者。 (閱讀更多)

跑山、觀海、再挖掘——專訪詩人孔銘隆:「我希望將來仍有回聲。」

專訪 | by 李顥謙 | 2025-07-29

孔銘隆是寫而優則教的九十後詩人,他另外還有兩個不為人知的嗜好——跑步,以及跑山。看著他最近頻繁在群組招友操練,又常貼出每次練習的成績,一副準備好迎接來年渣馬的強壯體格,我突然之間覺得,他進一步將自己詩作流露的特質,移貼在自己身上,與之相關的關鍵詞,包括:堅毅、紮實、穩定、嚴謹,追求秩序及典範。 (閱讀更多)

【新書】《電玩即政治:駕馭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推薦序——〈如果生命是一場不能重來的大型生存遊戲〉

書序 | by 許佳琦 | 2025-07-28

立陶宛電玩工作者瑪麗亞姆・迪特推出《電玩即政治》繁中版,許佳琦為其撰寫推薦序。在序中,許佳琦憶述自己從偷玩《模擬市民》的童年時光,至疫情期間遊玩《動物森友會》的「暖心遊戲」,到沉迷反烏托邦作品《這是我的戰爭》與《極樂迪斯可》等,認為電玩遊戲既向玩家提供逃避現實與重造現實空間的同時,亦與現實進行緊密對話。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07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1-13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