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陳子雲 | 2021-04-29

拉素羅夫(Rasoulof)拍完《惡與他們的距離》(There Is No Evil)後,隨即被伊朗政府囚禁,即使在柏林奪得金熊獎,本人亦沒能親臨。而電影本身卻站在囚犯的對位——劊子手去思考,為甚麼在伊朗,有些人年年月月,行禮如儀地為死囚行刑?為甚麼有些人不願服從惡法,為信仰拒絕行刑,衝破牢獄一時,卻淪落一生? (閱讀更多)

疫情之下,仍然是大 Show:奧斯卡 2021

其他 | by Mike Kwan @ 映畫札記 | 2021-04-27

雖然奧斯卡近年被指收視漸跌,但仍然製造了不少荷里活話題。「花生」除了獎項結果,致謝辭等等花絮也引起社交媒體的迴響。 即使是在世紀疫情之下,the show must go on。 (閱讀更多)

《浪跡天地》:沒有夜歸人

影評 | by 失.逃 | 2021-04-22

失.逃評趙婷新作《浪跡天地》(Nomadland),電影確有受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的影響,但《浪》作為一部以邊緣族群為題的電影,當中在角色塑造上卻在不少矛盾之處,當整體的情感表達崩壞之際,所謂「以真實人物提煉戲劇」的方式便會變得更不可信,因此本來誠懇的關懷,則會讓人覺得虛偽。 (閱讀更多)

整餅之道

書評 | by 張婉雯 | 2021-04-22

再讀吳靄儀的《整餅集》,作者曾言,「現時大都會,最好的糕餅美食隨時買得到,何須自己烹製﹖不是無端招惹不必要的麻煩是甚麼﹖深感此為本人一生寫照,以《整餅集》為書名」,似已預知後事。如今讀來,或許都像張婉雯文中的感嘆,整餅雖是小學問,未必救世,但從來也不容易,而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 (閱讀更多)

虛幻與現實的多重關係──談謝曉虹《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的三個飲食場景

書評 | by 葉嘉詠 | 2021-04-21

在謝曉虹《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中,魔幻與現實形成環環相扣的關係,葉嘉詠則從三個與飲食相關的日常場景切入,解讀書中奇幻與現實多重交織下的香港。 (閱讀更多)

深愛過誰,一天可抵上一歲:並觀《明明無盡》與《浪跡天地》

影評 | by 陳芷盈 | 2023-11-09

看完《浪跡天地》(《Nomadland》),我想起黃碧雲在《烈佬傳》中寫的這句:「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可以有幾大分別。我們不過以為自己,與其他人不同。」書中主角是毒友,是古惑仔,是社會中的邊緣人,但黃碧雲說,他是黑暗中的孩子。意思是,若我們能明白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同樣蒙受苦難、傷痛、孤獨、恐懼,就能理解人生而不同,但眾生卻又如一。若我們能感通他人之苦,就能反過來,對他人所作的不同回應與選擇,少一點批判,多一點理解。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允許一些可怖迴旋起溫暖

小說 | by 簾櫳 | 2025-09-12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

大治曆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8-29

【字遊行·巴黎】Windows

字遊行 | by 孔銘隆 | 2025-08-29

《不赦之罪》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