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物為題的現代詩從來不少,曾繁裕則不只寫食物,寫的更是劣食之殿堂。〈致親愛的明將〉以「工業芥辣味八爪魚軍艦」、「腥味中華海草」和「廿六件壽司」入詩,文句創新之餘,也見詩興,倒也勾起不少香港時代印記。 (閱讀更多)
在地下生長的植物部分,往往蘊含豐富營養,陳煒舜以蓮藕為題的創作,大逞文筆之巧,以多種古典體裁作為探索,與劉學成的混合媒介〈斷絲經〉,透過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典故繁富的蓮藕,呼應今年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 (閱讀更多)
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所選的五種蔬菜都有相同特性,全是生長於地下,其中詩人熒惑以疏淡的筆觸,寫及每年教馬蹄類植物的生物課,寄託對於學生成長的情意,配上林磊剛的黑白照片打印,記錄師生之間的情誼。 (閱讀更多)
五口投來新詩四首,〈荷爾德林究竟看見了什麼〉、〈哀歌〉、〈夢〉和〈寫作〉,四首作品各具特色,而且不乏佳句,像「靜坐在懸崖上/我們每天目送自己出海/朝著 大海的盡頭出發/總是期望自己在哪天歸來」,引來頗多詩外聯想。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