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學神」的校園文化,會埋下多少挫敗與憤恨?

書評 | by  楊鎮宇 | 2024-01-18

在中國,最頂尖的學生被稱為「學神」。他們人數稀少,眾人仰望。成績優異只是基本要求,努力再努力而成績好的學生,頂多只能稱為「學霸」。成績好,而且不怎麼費力,看起來愜意極了,才能被稱為「學神」。


在中國,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可以上大學。其中只有0.08%的學生,能考上最頂尖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北大清華這兩所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九成五,起薪比全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高五成。


要怎麼提高考取北大清華的機率呢?首先,靠戶口。北大清華位於北京,戶口在北京的學生,和其他省份的學生相比,有更多的錄取名額。其次,進一流高中。有些重點高中的班上最多能有一半學生考取北大清華。


這些一流高中裡的學生,考試成績優異又愜意者,「學神」是也。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是何樣貌?如何維持好成績?人際互動的情況又是如何?他們和老師、家長的互動呈現什麼特色呢?


社會學界可能會認為,瞭解中國的學神們,有助於對教育階層化、菁英研究、中國發展等研究領域的認識。那麼對社會各界,對台灣的學生、家長跟老師來說,為什麼需要認識中國的「學神」呢?


北京大學每年的錄取率不到1%,考進去的學生可謂鳳毛麟角。(圖源:wikipedia)

➤檢視造神過程


拿這問題來問《學神》作者,她會說:地位區辨是基本的社會行為,世界各地每天都在上演。這本書希望能幫助讀者「將自己的日常經驗與求學過程放入更大的社會群體脈絡內檢視,促使我們對現今共處的全球社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學神》的書腰文案就寫著:「破解中國如何篩選菁英,才能預見中國正在輸出什麼樣的未來!」


我的解讀是,透過認識「學神」的過程,可以練習從不同角度看自己(放入更大的社會群體脈絡內檢視)和看社會(對全球社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在美國讀社會學博士,在北京做田野調查。從2012年到2019年,花了7年的時間追蹤28名菁英高中生的求學和職涯歷程。她的博論改寫而成的《學神》,使用大量的案例細節,來呈現北京菁英高中生的「地位體系」。她用「努力/愜意」和「考好/考差」這兩組指標,分成4種地位:愜意而考好為學神、努力而考好是學霸、愜意而考差當學渣、努力而考差則是學弱。


閱讀這本書時,我感受到競爭帶來的殘酷如此幽微,又滲入日常的點滴。學神位於菁英高中校園地位的頂端,他們的秀異表現是怎麼來的?多數高中生認為是天生的。有位高中生受訪時說:「有些人天生就比較聰明。也許他們在學校發展得比較好,也可能他們的父母把他們教得比較好。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變成這樣,但有些人就是有比較好的思考能力。」另一位則說:「學神是這樣的,你在用功,但這個人不用。他可能在玩線上遊戲或什麼的。他是天賦異稟。拿他沒轍,沒法解釋,就是這樣,是非常聰明。」


班上總是有人不用讀書就可以考高分。(Photo by Pandhuya Niking on Unsplash

➤校園裡的階級


那麼,位於地位最底層、人數最多的學弱,又是怎麼來的呢?一樣,也被說成是個人能力問題,甚至說成「基因的問題」、「弱智」、「腦子有問題」。


這批北京菁英高中學生裡,就算成績再差,也會比所有高中生的平均成績高上許多吧,怎麼可能是「弱智」?已經是最菁英的一批高中生,還要再分出高下,還要在這批菁英中再做地位區分,把其中少數人當「神」來膜拜,多數人則被歸為「渣」或「弱」。書中有個菁英高中的學生,高考分數在北京排名前7%,但是他被歸為「學弱」,那就讀頂尖高中之外的廣大高中生們呢?比「渣」或「弱」都不如,都不知道要怎麼形容了。


社會的運作,由各行各業的人們互動而組成。如果其中九成的人都被視為比「渣」或「弱」還不如,人的尊嚴被點滴侵蝕,不知道會埋下多少挫敗與憤恨。


在這樣的校園地位體系下,成績好又愜意的學神,受到種種特殊待遇,也養成某種特權意識。最日常的情況可能是,學神認為大家都應該要認識他。書中有個案例,她跟作者抱怨一件「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就是一名同年級但不同班的男生不認識她。


作者問:「他又不是你同班同學,為什麼要認識你?」


那個案例音量提高,瞪著她說:「你可能不知道,但我在學校相當有名。我的成績相當好。未必是第一,但我一直在前10%。我還是女子籃球隊的隊長。怎麼會有人不認識我呢?」


➤從校園到社會的自我評價


「大家應該要認識我」的這種特權意識,讓人聯想到我的兩段生活經驗。有次我在住家附近公園陪小孩閒晃,一個腳步蹣跚的女士緩緩經過,停在我面前,對著我說:「你不認識我嗎?你不知道我是誰嗎?」當時我沒講話,回了個微笑。她接著說,她是某某某呀,你不知道嗎?其實我知道她是在地資深的民意代表,但難道因為這樣,在地民眾就應該每個人都認識她?看到她就要主動跟她打招呼?


另一個經驗也發生在公園裡,不過是從另一面呈現。傍晚,公園蚊蟲多,有個媽媽A想跟聚會的朋友借防蚊液。另一個媽媽B很熱心地說她有帶,並且迅速從包包拿出防蚊液,遞給對方。媽媽A跟B雖然共同參加同一個聚會團體半年,但彼此互動不多,不太熟悉,連名字都不知道。


媽媽A拿到防蚊液後,開始攀談起來:「謝謝你的防蚊液呀,請問你怎麼稱呼?」媽媽B回說:「哎呀,我的名字不好記,不用講啦。你記得我有帶防蚊液就好了。」我當時目睹這段互動,有點納悶,持平地說「你好,我叫做某某某」這種話竟然沒有出現,這位媽媽B是否把自已放得太低了,而且預設其他人不用認識她?


孕育膜拜學神的校園文化,讓少數人的自我評價極高,認為其他人都要認識他,都要給他一些特殊待遇,也讓多數人的自我評價低落,只能默默接受現況,接受有權者對他的種種要求跟評判。


Photo by zhang kaiyv on Unsplash

➤讓特權變為權利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學神們的確培養出一些技能,讓他們的學習跟工作有好的發展。有位學神在高中時就培養出跟老師建立關係的技巧,出社會上班後,她沿用送禮、寫感謝卡這些技巧,與主管維持良好關係。和作者再度約碰面訪談時,也一起去茶葉店,買花草茶準備送給主管。


這位學神跟作者說:「我的上司,每一個人都很喜歡我。我就說,他們怎麼可能不喜歡我呢?我這麼好的員工!」5年前,這位學神還在學時,也曾經跟作者說過類似的話:「老師都很喜歡我。他們怎麼可能不喜歡我呢?我這麼好的學生!」


菁英學生在求學時代培養的技能,有助於日後在職場上的發展。如果是這樣,讓更多學生具備這樣的技能,是可能的嗎?


在團體中大家都應該認識我,如果轉換為「每個人都應該被其他人認識」,那這就是權利意識,而不是特權了。這是可能的嗎?


當然有可能,只是這麼一來,需要有更多人意識到「學神之所以為學神是因為個人天賦」這種預設是否存在著問題。就像書中提到的,2017年北京市的高考狀元,被記者問到高考成功的祕訣,他不是歸因爲個人能力,而是歸功於家庭背景:


「我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外交官),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通俗來說,家裡又好又厲害的......我就是每一步基礎都打得比較牢靠,所以最後自然就水到渠成。」


傑出,不盡然是個人能力,還有家庭背景使然。教育的目標,不正是要盡可能減少孩子們因為家庭背景出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資源對待,讓每個孩子的個人能力有機會得到發揮。不過,地位區分的行為不會終止,還是會冒出新的區分項目,持續篩選菁英。


讓少數人享有特權意識的校園文化,會讓多數人產生挫敗與憤恨,長久來看,這樣的社會不平等,只會不斷惡化下去。但是當我們意識到實際運作的是哪一套篩選機制時,至少還保有改變的可能。


(文章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原文連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8336?fbclid=IwAR2fmvT1nfJHVTImHTNlj1KFQRWjD_iUQaUErYOs0qb5iiQZXthRdB9PRUk。)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6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