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偶然機會下獲得門票,往香港大學莊月明文化中心月明劇院觀賞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主辦的「寶生流X山本家:能樂.狂言.京劇」表演。這次演出結合了日本傳統舞台藝術「能」與「狂言」,以及中國的京劇,新鮮罕見。在短短兩小時內先後欣賞狂言《墨塗》、能劇《土蜘蛛》,中場休息後再迎來能劇與京劇同台演出的《清涼山》,實屬難得的觀賞經驗。 (閱讀更多)
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Japanese American National Museum)其常設展「同一陣地︰社群之心」(Common Ground: The Heart of Community)串連尋常舊物、口述歷史訪談與政府檔案,描述困乏與白眼煎熬之下,個人如何安整頓起居作息、一針一線重頭編織出守望相助的社區網絡。 (閱讀更多)
當地人說的「天神大人」,指的是平安時代的公卿菅原道真,當年被貶九洲鬱鬱而終,身後化為怨靈作祟,經歷著名的清涼殿落雷事件後,天皇為平息其怨恨遂興建北野天滿宮,奉菅原氏為雷神及學問之神,天神信仰後得以普及,天滿宮亦在日本遍地開花。 (閱讀更多)
當人的生命裡開展了經歷,經歷成為了回憶,回憶成了一種敍事的模式,執念生成了重複的軌道,皮膚上才會開始爬了頑固的皺紋,皺紋很像後天的掌紋。「習慣成為性格,性格形成命運。」有一本書這樣說,我迷信了這樣的句子。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