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詠聰去年出版的《千鳥足》,是為三千多種自我苦難以後,收拾成的小書,在回憶的散落處,領略成長的苦澀與回甘。散讀《千鳥足》後,周漢輝覺得既然作者有意於不完整,作為讀者又何不以此為樂?翟彥君認為作者吐真言式道出自己的無奈及不愉快,蘇麗真專訪曾詠聰,則談及結集成書的想法,出書也是成長過程經歷的一個里程碑。 (閱讀更多)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在奧斯卡奪得七項大獎,楊紫瓊更成為首位華裔影后,「虛詞編輯部」整理小輯,輯錄何兆彬、李薇婷、廖偉棠、紅眼等評論,看電影如何為從影三十多年的楊紫瓊帶來機會難逢的新突破,提醒觀眾觀眾她仍是個多麼厲害的演員。 (閱讀更多)
已故學者劉紹銘寫作大半生,多年來著作甚豐,學貫中西,題材不囿於一時一地,更是張愛玲研究的重要學者。在1984年初,劉紹銘應林行止邀請而翻譯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反烏托邦名著《一九八四》,時值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談判的白熱化階段。晚年他繼續執筆,最後一部譯作是2020年出版的《動物農莊》。曾卓然記憶中的劉紹銘教授是非常瀟灑的,戴上墨鏡在嶺大校園行走,遠遠就能看到他。而陳智德則提到劉紹銘的雜文寫作,兼具文人與學者風格,談翻譯、電影、人物、時事、報刊文化、異國生活的文字,在析論以外,時帶幽默、諷喻、警世甚或自嘲筆鋒。 (閱讀更多)
香港著名作曲家顧嘉煇不幸離世,令人感慨。陳煒舜撰文悼念,並提起顧嘉煇的的出道作品,1961年邵氏國語電影《不了情》的插曲〈夢〉。研究粵語流行曲歷史的黃志華,也憶起九十年代初曾有機會訪問顧嘉煇,對方談及他在1950年代與粵語歌文化的淵源。林綸詩則提起陳奕迅在自己Fears and Dreams演唱會裡,選了其作品〈畫出彩虹〉來向他致敬,彷彿代我們所有人向顧先生說,你的歌曲你的作品你的人品,都會一直留在我們身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