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的著名導演尚盧高達病逝,享年 91 歲,也同時象徵著 60 年前為全球影壇帶來深遠影響的法國新浪潮,終於劃上句號。在 2019 年,隨著法國新浪潮電影教母安妮華妲(Agnès Varda)逝世,仍然在世的同代導演便只剩下尚盧高達一人。當時已近九旬的他,剛憑著《圖像策》(Le Livre d'image)獲得康城金棕櫚獎,並在訪問中感慨提到,其電影生涯已近尾聲,但仍有未了心願,計畫再拍兩部電影便會放下導演筒,正式退休,也終將成為法國新浪潮的最後餘音:「在這之後,我會說 ── 再見,電影。」 (閱讀更多)
因疫情緣故,不少康體設施均被徵用作防疫用途,絕大部分的比賽場次均需要跨區作賽,鄧澤旻以「疫境波」為題,談新學年的排球學界比賽,球員在場內與友隊作賽的同時,教練如何在場外與疫情競賽。 (閱讀更多)
有關稿費的討論,在港台作者間成為熱話,文藝待遇的議題備受大眾關注。鄧小樺先後撰文談論稿費,也講及文學園地資助的現實;張婉雯坦言認識的寫作人,全部都要兼職打工;彭依仁舉歷史為例,闡述寫作如何體現金融資本主義的本質;孔德維博士則談文字定價的歷史觀察;高重建從局內人、局外人和超越者的概念,講述如何應用在追求文字有價的例子。互相尊重,相輔相成,無論是追求文字有價,抑或爭取其他改變也如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