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 | by 曾詠聰 | 2022-12-13

曾詠聰每次跟同行說現在兼教文學,對方都投以羨慕目光,繼而問他如何說服校長、怎樣宣傳和收生。教了兩個多月文學,曾詠聰盡可能不以「教」的形式指導寫作,而是替他們把原有能力「尋找」出來,去掉雜訊,並在這篇文章分享成為文學老師的點滴。 (閱讀更多)

悼李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2-10

李怡晚年於2020年定居台灣,形容「遺憾必須離開生活一輩子的香港」、「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並認為「關心兩岸三地民主運動是知識份子的責任」。一生追求言論自由的李怡,稱得上至死方休,尤其他近年從《蘋果日報》到社交平台都在連載「失敗者回憶錄」,回顧前塵往事,敘述自己的立場轉變。對香港前途的看法,李怡亦曾引專欄「題記」自評:「單從事業、家庭、生活等去考量,我這一生當然不算失敗,『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從這個角度看,就是『失敗者』。」 (閱讀更多)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1-25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由法國女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奪得。現年82歲的安妮.艾諾,在法國諾曼底大區伊韋托的小鎮長大,曾先後就讀於魯昂大學和波爾多大學,取得學校教師的資格,其作家之路漫長而艱辛,1974年以34歲之齡出版《Les Armoires vides》開始文學生涯,1984年憑自傳體作品《La Place》,榮獲法國知名文學獎「勒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瑞典文學院讚揚安妮.艾諾的作品,「以勇氣和敏銳的洞察力,揭示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與集體限制」,並持續以不同角度探討生命,文學成就令人敬佩。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當孩子問:「甚麼是生命?」

教育侏羅紀 | by 謝傲霜 | 2022-11-30

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在我邊忙著督促他完成功課,邊預備一家大小共六人的晚餐時,他突然問道:「甚麼是生命?」這問題很複雜,我自己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他?於是只反射式地回答說:「生命就是時間,你還在拖拖拉拉,不快點開始做功課,就是浪費了生命。」這當然不是合適的答案⋯⋯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十年樹人」

教育侏羅紀 | by 驚雷 | 2022-11-15

過往,在身份上,我很強調自己兼備教師與學生的雙棲身份:在中學,我是教師;在大學,我是學生,在那裏,可以找到很多同為教師的同路人,一邊上堂(偷偷做學校文件),一邊睡眼惺忪(儘管在上課前已灌下一杯齋啡)。然而,轉到新學校以後,我才體會到多元身份的互換,即使自己身處同一地方(place),也可以有時當教師教授知識,有時當學生向學生們討教,兩者並無衝突。 (閱讀更多)

《明日戰記》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11-11

《明日戰記》上映以來,票房極佳,評價卻走向兩極。有指是香港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但也有影評人認為劇本鬆散,角色描寫不足,甚至是一部沒有扣緊主題的電影,只聽到乒乒乓乓地聲響,不是一部好電影,不要浪費時間去看。但亦有人從電影解讀到各種呼應香港社會的隱喻。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

藍移吧!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9-19

當代的某些關係

小說 | by 苦橙蒿 | 2025-09-19

智慧腐蛀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