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黃冠翔 | 2021-08-04

重溫西西經典《我城》,黃冠翔覺得書中描述「我城」種種怪現象,在1970年代是一個隱而未顯的問題,現在看來卻已然成為難以承受的嚴重問題,例如「建設」,又例如「限制」。在將近五十年後的今天看來,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閱讀更多)

【新書】靈光與魅影:後佔領時代的文藝後青年 —— 讀紅眼的《伽藍號角》

書評 | by 謝曉虹 | 2021-08-02

謝曉虹讀罷《伽藍號角》,形容比紅眼過去的作品更為深沉而婉轉,也流露出對書寫更曲折的思考。小說從不同面向切入近年的社會運動,其中最動人的描寫,幾乎總是和文藝青年的理想形象重疊起來。在文藝(後)青年與社運新世代裡,紅眼似乎同樣看到一股不計成敗、不屈從現實邏輯的抵抗力量。如果「伽藍號角」吹響的是一座城市的備戰/求救訊號,誰是這裡最後的守護者? (閱讀更多)

人類學的滋味:讀《人類學好野——關於人類的,我都想學》

書評 | by K.L Pang | 2021-07-26

學院知識走入民間,是出版產業的一大趨勢。在台灣,人類學已成為出版新寵,近來香港亦趕上台灣的潮流,出版了第一本面向大眾的人類學讀物,由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學者合撰的《人類學好野——關於人類的,我都想學》。K.L Pang形容,書中涉及的主體廣泛,讀者能感受到人類學作為知識生產的洞見和旨趣。 (閱讀更多)

《保育黃霑》與粵語歌歷史/創作

書評 | by 黃志華 | 2021-10-07

期待多年的《保育黃霑》套裝書終於出版。緣起於2004年底黃霑去世,翌年吳俊雄等幾位文化人組成「黃霑書房」,努力搜集黃霑生前的專欄文章、學術論文、手稿、樂譜、傳真、信件等文獻,並公諸於世。《保育黃霑》有三大冊主菜,兩大冊附錄,主菜分別是《黃霑看黃霑》、《黃霑與港式流行》和《流行音樂物語》。黃志華形容,《霑看霑》是黃霑少年至青年時代的傳奇人生紀錄,《港式流行》是黃霑流行曲創作的《九陰真經》,至於《物語》,則是讓讀者從不同角度去了解黃霑的創作思想以及音樂世界。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

科幻小說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6-20

回憶的內在意識

散文 | by 黎喜 |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