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張婉雯 | 2023-08-03

「香港文學館」一名所引起的雙胞胎風波,令張婉雯回想起張愛玲曾經被冒名出版《笑聲淚痕》的軼事,張婉雯認為她當年的回應似是無奈地自嘲,而那年台北書展展出該書的時候,就會發現世人其實並非一樣精明,全都懂得明辨是非,幸好冒牌作留下了「空白」的餘地,或許已成功德。 (閱讀更多)

【悼米蘭昆德拉】嚴肅的輕蔑:米蘭昆德拉的〈愛德華與上帝〉

散文 | by 李敬恒 | 2023-08-03

繼續悼念昆德拉,李敬恒從《可笑的愛》的〈愛德華與上帝〉揭示了主角在原則和宗教信仰之間的掙扎,並由此發現昆德拉待人處世的獨特視點,到底何謂活得真誠、真誠有何代價,以及嚴肅與輕浮的界線如何促成道德問題。 (閱讀更多)

【無形・辛波絲卡,種種可能】遇上從前的自己:辛波絲卡的〈少年〉

散文 | by 李敬恒 | 2023-07-27

你有否幻想過遇上少年時期的自己嗎?你又會有何反應?李敬恒是次分析辛波絲卡的〈少年〉,寫「我」和少年的「她」偶遇,然而二人在各方面都大相徑庭,關係幾乎形同陌路,最後發現盛載着母愛的圍巾一直連結着她們,從而延伸到李敬恒對少年的聯想,原來有些話題終究是難以啟齒。 (閱讀更多)

【悼米蘭昆德拉】文青的界線,並悼米蘭.昆德拉

散文 | by 鄧正健 | 2023-07-26

因著米蘭.昆德拉辭世,鄧正健撰文悼念自己文青時代的偶像之死。生命是輕,但因為不能承受,所以讀來沉重。昆德拉之所以能在他的文青時代紮根在心,是因為展示了一種文學哲學化的敘事可能。 (閱讀更多)

【無形・辛波絲卡,種種可能】逛博物館之樂

散文 | by 艾苦 | 2023-07-13

本月是波蘭著名詩人辛波絲卡的誕辰百周年紀念,艾苦回憶多年前讀到其詩作〈博物館〉,當時年紀還少仍覺不明所以,直到後來三次到訪她生前長住的克拉科夫,除了找到逛博物館的樂趣,對詩作也好像明白得更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編輯推介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