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江俊豪 | 2024-04-09

Netflix的《3體》甫上架,愛國網民口誅筆伐劇集如何渲染文革,當中不無帶有政治和國族性的爭議。江俊豪由此評價「失去原著韻味」和「中國人不配」的批評是否屬實,從文革在劇情上的功能說起,檢視Netflix版有否刻意渲染和醜化,並依據文本的核心理論「宇宙社會學公理」比對,發現《三體》所著眼的是人類整體值不值得被拯救,亦未見「發達的中國」成為普世救主的依據,反而看見劉慈欣秉持著一套跨國族的政制觀。江俊豪所擔心的是,Netflix版在顧全大眾的觀賞意欲下,要對多個重大議題避而不談,恐怕淪為另一部純粹娛樂的地球反抗外星人侵略的俗套劇。 (閱讀更多)

厭世輓歌:你敢去愛發生過的一切嗎?評《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厭世時代的生命哲學》

書評 | by 蘇俊濠 | 2024-04-08

你是否曾認為人生在世「沒有意義」?要是自己「沒有出生」會更好?甚至覺得「人都不應該存在」,世界才會美好? 蘇俊濠評森岡正博的《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厭世時代的生命哲學》,發現這種厭世的態度(反出生主義)其實在各民族的宗教、哲學、文學裡都有記載,包括否定自己誕生的「否定出生」和否定延續後代的「否定生育」,來回比對東、西方哲人的思想,看見眾生往往在肯定與否定出生一事上,拉扯終生。 (閱讀更多)

從生死疲勞到得到青空——林夕《天生地夢》詞評

其他 | by 明月 | 2024-04-02

流行歌可能是商品,但無可否認的是往往有著哲學思想以及一眾歌手、填詞人、作曲、編曲、監製心中所表達的人生意象。明月探討在麥浚龍的大碟──《天生地夢》中〈生死疲勞〉、〈顛倒夢想〉與〈弱水三千〉的三首歌詞,逐一拆解。倘若浮生若夢,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 (閱讀更多)

360度全視覺遊戲的可能——「LOOPED PLAY」遊戲體驗

其他 | by 楊喜盈 | 2024-03-28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化研究中心The Visualisation Research Centre早前建成了全球首個360度立體LED視覺化影院,將400個LED螢幕接連,成為讓觀眾可以「走進」的球體影院。除了可以觀影之外,影院還能夠玩遊戲,打開一種另類玩電子遊戲的視覺。最近前往由浸大所辦的活動「LOOPED PLAY」體驗360度的無死角遊戲,浸大邀請了三組藝術家The Plunderludics Working Group、 Optillusion Games以及Patrick LeMieux、Stephanie Boluk、Carlin Wing為圓形設備打造的遊戲《Mario Tag》、《The Waiting Game》以及《Ping》。 (閱讀更多)

Ana《亞娜》:Haunting and Romantic的兩生花故事

劇評 | by 黃詠詩 | 2024-03-28

如果要選一個字去形容這個戲,我會用 "Haunting"。如果可以選第二個字,我會選 "Romantic"。 看完之後久久不能平復。想不到,我估他本人也想不到,梁祖堯,寫了一篇《聊齋》。 (閱讀更多)

忘了,忘不了:《無痛失戀》與愛的輪迴

影評 | by 黃紀真 | 2024-03-26

失戀時最常聽見的話,不外乎「忘了吧」;忘了那個人,忘了那段時光,彷彿就能忘掉悲傷。記憶似是痛苦的根源,就算戀愛的點滴本身極其美好,在求不得的當下,甜美頓成苦澀。然而忘記的過程總是漫長的折磨,反反覆覆,讓人在捨不得與留不住之間搖擺。如果可以一鍵刪除,把舊情人帶給你的喜怒哀樂通通忘掉,變回相遇之前無憂無愁的自己,你會按下那個按鈕嗎?沒了記憶,也就真的不愛了嗎?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編輯推介

奶奶的梔子花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5-14

《貓貓的奇幻漂流》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09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