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門正宗的劉家良或是最後一位「一代宗師」,有別於一般武師導演,不只是為了電影而打功夫,而是為了功夫才拍電影。這種骨子裡的武者精神,使他的作品有別於任何功夫電影,他在一次訪問中便這樣說道:「我拍電影係一個宗旨,就係發揚武術。」
今年的「第十四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特別放映兩位新銳導演——導演梁秀紅(馬來西亞)、導演林亞佑(台灣)的作品。梁秀紅的風格沉重陰冷,在《盲口》中以被縫合的嘴巴,撕開一個歷史與國族的傷痕;林亞佑的風格則青春溫暖,在《主管再見》中把煙花帶進了少年的監獄。
社會嚴重撕裂,極權試圖借助惡法滅聲,卻只激起人民更強烈的迴響,「聲音」成為運動裡不可或缺的部分。透過與今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競賽作品幾位導演的交流與訪談,探究潛藏在映像背後,聲音和語言所代表的意義。
旨在推動本地電影及短片創作的「鮮浪潮國際短片節」,今年六月為觀眾帶來十一部本地年輕導演的競賽短片,內容橫跨青年、家庭、愛情、社會邊緣等多種主題,除了認識電影新晉,也是一飽眼福的好機會。
第十四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選定真利子哲也為開幕導演,屆時將放映三部長片,《男人真命苦》、《打到甩廢》、《黃色小子》,四部短片,《遠東公寓》、《真利子三十騎》、《而二不二》、《移動遊園地》,踏入真利子哲也的拳頭天地,在充滿暴力和傷痕的世界,你有沒有復仇和反抗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