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真梳理黃霑,其實並不容易。黃霑出名,又到處留情,他離世時,來自民間的集體留言鋪天蓋地。說得誇張一點,似乎每一個留意香港流行文化的人都認識黃霑,心中可能都有一個自家的霑叔故事。黃霑自己說過,他其實是一個不太透明的透明體。他自幼喜歡大笑,性格開門見山,但思想和感情卻山外有山,由外表到內心,有一段不短的路。想認真認識黃霑,這段路,要再行。同樣道理,香港文化有趣的地方,在它行過的路。 (閱讀更多)
題材冷門卻獲得不少好評的《殺出個黃昏》,監製林家棟其實在背後花了許多年的心血,除了邀得謝賢復出,成為一時佳話,戲中與四哥做對手戲的鍾雪瑩,演出亦相當亮眼。電影殺出個怎樣的黃昏?是電影業的「黃昏」,還是香港「黃昏」的隱喻? (閱讀更多)
李嘉穎、鄭點和驚雷三位詩人,分別以〈邊緣〉、〈禁令下達之前〉和〈「」〉三首作品,寫下對今日香港社會的一些觀察。像〈邊緣〉一詩所寫,「風愈大,味道散了淡了/窗的巨/響驚起了床邊裝睡的她/『醒了嗎?』/迴避是她的姿態/沉默是她的答案」,與〈「」〉暗示的那些不能言說的「禁令」,似有某種呼應。 (閱讀更多)
《東京蒼穹下》電影片名充滿反諷意味,由役所廣司主演前黑幫成員三上正夫,因謀殺罪成判監十幾年;出獄後重投社會,奈何處處碰壁,歷盡艱辛。出獄原來並非自由,因為社會只是另一座更大的牢獄,生活中處處是無形的鐵欄,框起不准跨越的界線。其實《東京蒼穹下》日本原名為「美好的世界」,當中的許多細節,都讓人聯想起現在的「美麗新香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