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政權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理大圍城》足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最重要的紀錄之一。未敢忘記,也不需要釋懷,虛詞編輯部整理這個小輯,讓我們在自己的崗位,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繼續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送檢期間一波三折,連鎖戲院至今都不敢放映的紀錄片《理大圍城》,對部分觀眾而言,是既想看,同時亦不想再面對那些可怖的畫面。片長約一個半小時,全部鏡頭均取材自現場一手有些鏡頭是站在最前線拍攝,抗爭者視角,片段剪得頗為零散,不過卻錯有錯著,帶給觀眾另一種體驗。其中一句真實對白:「我唔驚佢致命嘅武器呀,我有致命嘅信念!」
看過《理大圍城》放映會之後,白水形容,紀錄片後勁沉重,尤其是觀眾感受到諸多無以推卸的責任,那種傷痛,是集體的、未竟的、共孽的,因愛而生的痛。一年過後,痛覺猶在。
《理大圍城》是一部成功且可貴的紀錄片,真實地將圍牆內各人的身心經歷都拍攝下來。雖然不是全部,卻足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最重要的紀錄之一。我們倖存下來的人,可以做的就是不要忘記。
「人與極權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最近常聽說這句句子,所以我希望在被時間的洪流洗刷去之前,將去年在理大校園內那些模糊的聲音、紛亂的畫面以及壓抑的氣氛記下。有一刻,我以為自己是那些要渡過鴨綠江的脫北者、又或者是當年想要逃離東德而冒死跑過邊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