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真梳理黃霑,其實並不容易。吳俊雄主理的黃霑書房,過去十多年來卻將黃霑的物品,當作歷史文物好好收集、儲存、整理和修復,用黃霑留下的材料,探究黃霑行過的路。一套五冊的《保育黃霑》,講流行不忘歷史,為香港這本難讀的故事書,加添一丁點厚度。 (閱讀更多)
神州舊書店1966年開業,歷經多次搬舖、經營方向轉變,老闆歐陽文利開拓、守業、傳承,至今逾半世紀。新著《販書追憶》回溯神州舊書店歷史,並見證六七十年代新文學著作的重印及流通情況。小思亦為此書寫序,形容書的來去聚散,雖然有定數,有緣份,但在神州舊書店,「我買到極多珍貴的好書刊及有用資料,更神交了無數專業的藏書、讀書、用書人。」 (閱讀更多)
讀完紅眼最新小說集《伽藍號角》,董啟章寫下推薦序,形容其文字無論關於社會題材,還是個人生活,都有一種欲蓋彌彰的性感,而這種性感不涉賣弄,是天生的,半模糊半清晰地融入文字之中,形成了張力。「初看上去平平無奇,很尋常的一張臉,但看著看著,漸漸就看出趣味,看出魅力,然後開始教人迷醉。可是看到最後,出其不意又露出了些許不協調,或者些許瑕疵,甚至是扭曲。然後瑕疵突然變大,吞噬了整張臉。紅眼的小說幾乎都有這種由尋常變驚奇的效果,但前提是那張緊緻的素顏。緊緻到一個程度,扯破臉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