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曦傳來陳雪的自傳體小說《橋上的孩子》書評,指出其以自傳體筆法將童年創傷、「性」與「愛」的糾葛編織成一座迷宮。雨曦指出《橋》一書使他聯想到七等生〈散步去黑橋〉,看見陳雪在處理童年時,下筆的狠勁。雨曦認為陳雪透過極度克制又暴烈的敘述,把偽裝、孤獨與重複破碎的自我轉化為書寫的救贖,讓讀者跟隨記憶重走創傷現場,見證從破碎到開花的可能。
舒淇以演員身份聞名國際影壇多年,如今轉型為導演,其首部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女孩》備受關注。該片以女性家庭成長為核心主題,融入舒淇的表演經驗與人生體悟,自推出以來即獲得多項國際肯定,包括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及多倫多國際影展焦點單元。在第30屆釜山國際影展中,《女孩》更榮獲「最佳導演獎」。
翎心一直對海情有獨鍾,而一切均源於她在長洲生活的童年經歷。看海是翎心年幼時的日常,與家人相處的時刻亦在此累積,如同在岸邊翻卷的湧浪,堆疊成記憶的片段以及對於海的依戀。以至於翎心長大後獨自一人在歐洲各國遊歷時,依然對於大海難以忘懷。因由大海而翻湧在心底的思念,亦唯有大海的波流才能排遣。
立陶宛電玩工作者瑪麗亞姆・迪特推出《電玩即政治》繁中版,許佳琦為其撰寫推薦序。在序中,許佳琦憶述自己從偷玩《模擬市民》的童年時光,至疫情期間遊玩《動物森友會》的「暖心遊戲」,到沉迷反烏托邦作品《這是我的戰爭》與《極樂迪斯可》等,認為電玩遊戲既向玩家提供逃避現實與重造現實空間的同時,亦與現實進行緊密對話。
小煬傳來散文,指自己總怕落在別人身後,更怕被時間扔下。不論中學、大學、讀博士還是工作,都奪力追趕社會的期待,只為離「上岸」更近一步。直至有次游泳時,身旁的教練建議他游得慢點,小煬放棄把動作做標準的執念後,反而游得更自在。那一刻,小煬頓悟自己被主流打造的生活圖景吸引和捆綁多年。
李言傳來小說,書寫「我」在台北一家刺青店時,回溯父親酗酒如何撕裂家庭,以及自己成年後與酒精糾纏的掙扎。從童年對父親酒瓶的恐懼,到成年後因孤獨而沉溺酒精,繼而明白了當年父親為何依賴酒精,以及喝了酒後那冷靜的,疲憊的眼神,那是一匹不再能跑的老馬的眼。
李曼旎傳來小說。故事寫道「我」在破舊旅店邂逅年長的何小姐,她的青春容顏彷彿永駐十七歲,卻掩藏著成人的滄桑。「我」最該依賴的母親,跟著她的情夫跑了,使我決心墮入復仇,誘人妻人母,試圖撕裂他人家庭以填補童年創傷。然而,十年荒唐,十年離散,何小姐依舊光彩照人,停留在永恆的17歲。
有「加拿大契訶夫」之稱,首位加拿大籍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早前去世,享壽 92 歲。其女兒斯金納(Andrea Robin Skinner)於前日(7日)在《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撰文,聲稱她的繼父在她9 歲時對她進行了性侵,但即使繼父承認性侵之後,孟若仍選擇和丈夫在一起。
在《拾香紀・焚香紀》面世前,陳慧和陳凌軒早就因《拾香紀》而結緣;前者是《拾香紀》作者,人盡皆知;後者則在《拾香紀》舞台劇版飾演女主角拾香。
豬肉檔的三寶是大紅燈、豬肉刀及掛在豬肉枱邊的白毛巾。無獨有偶,豬肉佬身穿的圍裙也是白色,與那條毛巾一樣佈滿紅色手指印、豬血和污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