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藝術節"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16周年 田馥甄雨中哼唱禮讚自然 蔣勳以《祇樹給孤獨園》喻池上

報導 | by  | 2024-11-18

「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周易:繫辭》裡的這句話,正是農業生活的寫照。然而,現代社會裡,流動成為生活的必要,城市化則構成了另一種遊牧;於是我們不只與大自然的距離變得愈來愈遠,與其他人的關係也顯得更為陌生;然後才發現,愛與自由,似乎也變得愈來愈難。台灣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出現,就彷似是一年一度的提醒,讓我們知道世上還有一撮人仍然熱愛著這遍土地,並願意不辭勞苦地通過藝術等方法,把這份熱宣揚出去。自2009年台灣鋼琴家陳冠宇首次在池上稻田上演出開始,這個位於台東的鄉縣便被聚焦在兩岸三地文藝圈的鎂光燈下。今屆藝術節邀請到來自台東長濱國中的「海子樂團」、歌手許富凱、金曲歌后田馥甄。田馥甄在雨中一共為池上觀眾獻唱了12首流行曲。另一個重頭戲,便是由蔣勳,及其學生亦是台灣知名藝術家曾永玲和董承濂,聯合舉辦的《金剛經.諸相非相》展覽。

與高谷史郎共探時間真貌 坂本龍一最後舞台作品《TIME》 明年初登錄香港藝術節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9-05

坂本龍一與高谷史郎合作的舞台作品《TIME》,將於2025年3月在香港藝術節上演,探索時間的真貌。該作品從多種夢境的文本出發,如夏目漱石的《夢十夜》、能劇故事《邯鄲夢》和莊子的《莊周夢蝶》,通過聲音、舞蹈、視覺裝置及由水形成的鏡面築構舞台,呈現夢境與時間的交錯。坂本龍一認為,夢破壞了時間的線性特質,並呈現出被邏輯掩埋的真貌。高谷史郎的設計將自然的時間尺度融入作品,探討生命的循環與無常。這部作品在坂本龍一逝世兩年後上演,延續了他對時間和存在的深刻思考。2025年「香港藝術節」完整節目及詳情將於10月公布。

詩三首:〈共鳴板:致坂本龍一〉、〈月台〉、〈破音(節錄一)〉

詩歌 | by 王兆基,任弘毅,池荒懸 | 2024-08-28

讀詩三首。王兆基以共鳴板為題,描繪海水和鋼琴的對話之間,坂本龍一使音樂自由,也在自由當中;任弘毅不斷折返午夜的月台,寫關於母校的回憶,也悼念李衍樺教授;池荒懸以即興創作方式回應第一、二、三和五場「齊人詩歌X藝術節」中各項表演,場面接踵而至,也有眾聲喧嘩。

【法國五月】優雅而跳脫,一場港法爵士樂的靈魂碰撞——訪法國作曲家提耶里・梅拉德、香港口琴家何卓彥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4-06-13

香港作為東亞地區最早接觸爵士樂的地區之一,這地的爵士樂發展一直載浮載沉,但依然不改其根深蒂固的地位,其隨性與自由的音樂表達在現今世代更顯純粹和珍貴。「法國五月」和爵士世界(Jazz World)就於明天(14日)聯合呈獻爵士音樂會,由法國作曲家、鋼琴家提耶里・梅拉德(Thierry Maillard)領銜演出,一連兩日邀請大眾進入優雅而多元的爵士世界。首場音樂會請到龍小飛及約安・施密特(Yoann Schmidt)組成三重奏,更邀請到曾獲世界冠軍的香港年青口琴家何卓彥(CY Leo)同台表演,帶來梅拉德多首香頌(chanson)音樂,讓觀眾彷彿置身於巴黎右岸的抒情晚上,細味淡淡哀愁。在訪問中,除了合作想像之外,提耶里和何卓彥深入談到對爵士樂的看法,以及個人在音樂上的喜好。

鮮明取態、藝術節制、成就解鎖——與卓亦謙、盧鎮業談《年少日記》

專訪 | by 鄧小樺 | 2024-02-19

「結果我想起了,小時讀的馬克思的一句話: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心想屌咪就係咁囉!」盧鎮業指出,鄭SIR 本身其實不知道自己想怎樣,角色本身是創傷而迷茫的;要把握這個角色,就要進入他的社會關係的總和,不止是童年的他,還有他童年與所有人的關係,他當下的職業以及與學生的關係,他與妻子的關係,他被所有這些社會關係夾在一起,這才是他的內在。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過程:拉遠一點、宏觀一點,才能進入角色的真實內在。「有了這樣整體關係的理解,東西就自然出來了,不用再想加還是減、多不多、哭不哭,也沒有之後『無法出戲』的問題。」旁邊的卓亦謙說,這個真的沒有聽你說起過;盧鎮業承認是第一次對人講,然後指著我說,因為我知她會完全明白。

人類與物件——國際級視覺藝術戲劇《Ink》

藝評 | by 王木木 | 2023-12-07

名聞遐邇的編舞師迪米特里斯・帕派約安努(Dimitris Papaioannou)在香港舉行了一連三場的Ink表演。11月10日更設有影後座談會。這是帕派約安努十年來首從親自踏上舞台。他在座談會上笑言說這是一個高估了自己的抉擇。他因為2015年進行國際巡迴演出,很羨慕表演者可以與全球的觀眾交流,於是他也好想自己可以有這個機會,便踏上了舞台,創造了這個動人心弦的演出。

【文藝Follow Me】專訪阮兆輝、鄧樹榮《老人與他的海》——一場戲曲與現代劇場的殊途同歸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3-10-24

「每一天都是一個嶄新的日子,走運當然很好,不過,我寧可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分毫不差。這樣,等到機會來臨時,我就有充分的準備了。」《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聖地牙哥說。

訪問鄭宗龍《池上專屬版——天光.霞》:將身體交付天地,剝開內在霞光

專訪 | by 張欣怡 | 2023-10-23

池上氣候生猛,一邊低著厚雲,另一邊太陽就亮晃晃地撒下燙熱。 沿著滿街的標示,搭乘前往「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舞台的接駁車,從池上市區逐漸駛入金黃稻海,人也變得燦爛。如同某種朝聖旅途,距離秋收舞台十分鐘路程外下車,來自五湖四海(包括香港)的觀眾披著日光徒步,身旁無數稻穗飽滿折腰。 一整個地方的慷慨展現眼前。 池上的學生們夾道歡迎,喊出熱情口號;居民們作為志工指引方向,猝不及防送上一個笑容。外界紛擾似乎就此止步,心靈無負重地邁進山巒環繞的田野。

身處他鄉說我城 詠唱香港失散史——廖偉棠、黃衍仁主創詩劇《說吧,香港》台北重演

報導 | by 王瀚樑 | 2023-09-21

「當盾牌碰撞聲聲漸進。/她的名字叫香港/她只是恰巧不是你家鄉。」今年台北藝術節的壓軸節目,「再拒劇團」的作品《說吧,香港》,以詩人廖偉棠的十五首編年組詩為本,描繪香港二百年的跌宕起伏。劇作以詩歌結合音樂、聲音與劇場,導演黃思農偕台港音樂人黃衍仁、曾韻方為詩作譜曲演唱,以聲述史,呈現香港的失語和喧囂。廖偉棠說,希望作品能提供一個香港歷史的脈絡,讓觀眾體會到,「香港為甚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自由舞2023」: 繁花與餘香

其他 | by 俞若玫 | 2023-07-13

喜見「自由舞2023」沒有淪為一個只為娛樂及旅遊服務的舞蹈節。策劃團隊在選取節目上顯出平衡功夫,既要考慮票房,又要培養及刺激觀眾口味,同時支援本地編舞家持續創作。可以說,一手安排優質的節目,另一手新增形體導賞,普及舞蹈知識和眼界,同時打開編舞視野。不過,在性別議題論述及討論方面,還可以再深入,女藝術家也不一定有很強的性別意識。希望來屆對「自由」的意義有更多元及豐富的呈現,在選取節目時,不妨多引入白人以外的作品,舞種也可以更豐富,如果以社會議題為焦點,期待有更深刻的論述及研究,讓繁花餘香四散。

【法國五月藝術節】訪《美麗的陌生人》藝術總監尼古拉・卡森鮑姆:「一把聲音,能代表成千上萬角色」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3-06-02

作為亞洲文化盛事的「法國五月藝術節」,每年都為觀眾帶來豐富劇場演出與戲劇節目,《虛詞》編輯部邀得來自法國的編導的尼古拉・卡森鮑姆,從駐留香港期間的所見所聞,談及由他擔任藝術總監、編劇的《美麗的陌生人》 ,分享港法劇場交流計劃「讓鏡子說」的過程之中,如何回溯自身文化與城市脈絡的關係,讓港法文化互相映照。

詩與影的距離:香港藝術節@大館《讀音:進山.看海.未嘗不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17

自 2019 年起,聲韻詩刊以《讀音》之名,發起一個多媒體詩歌保育計劃,持續記錄不同年代的本地詩人朗誦詩歌的聲音。在 2 月 18 至 26 日,「香港藝術節@大館」進一步為詩歌帶來多角度美感體驗,舉辦《讀音:進山.看海.未嘗不可》,邀請視覺藝術家曾敏富(Matthew)和梁山丹(Lily),聯乘本地三位詩人飲江、關夢南、王良和跨界合作,探討視覺、科技與詩歌藝術的互換關係,在全新感官領域下轉化詩歌成為多媒體的互動裝置,引領觀眾進入全新的詩意想像。

在監倉裡笑著跳舞:香港藝術節@大館《於無聲處徑相隨》

空間 | by 蘇麗真 | 2023-02-20

日暮時份,人群浩浩蕩蕩的在大館監獄操場出發,分成兩組,參與《於無聲處徑相隨》的觀默導賞。《於無聲處徑相隨》由上海創作藝術家小珂與子涵攜同 6 位香港表演者,於過去半年在香港及上海開展深入訪談,結集人們的故事與城市記憶,轉化成作品安置於大館的各個角落。

不能觸摸的「觸感」藝術節?疫後開展有感

其他 | by 黃嘉瀛 | 2022-05-17

細思觸感本質,同理實無殘健之分,「觸感藝術節」來到第三階段,黃嘉瀛分享疫後開展的感想,展覽《每年》綜合歷位視障藝術家,過往一年藝術創作與交流後的反思,由自身最微細的日常生活觀察出發,推展至思考與身邊事物和其他人的共存方式。

探求音樂在文字裡的意義——訪「香港藝術節@大館」《璃屋》作曲家盧定彰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4-21

作為今年「香港藝術節@大館」其中一項委約節目,《璃屋》聲音藝術裝置從德國詩人迪特里希·潘霍華在獄中所寫的詩作取得靈感,揉合文學與音樂的元素創作而成。負責裝置概念與作曲的盧定彰,分享如何透過這個藝術裝置,讓觀眾反思並叩問個人身分與價值觀。

我在觸感藝術節中學到太多

其他 | by 黃嘉瀛 | 2022-05-17

黃嘉瀛分享自己擔當「第八屆觸感藝術節」策展人的點滴,視障藝術家們在很有限很困難的狀況下仍然希望滿滿、孜孜不倦地做實驗和敢於表達,第一階段以概念行先的小展,會向觀眾介紹五位視障藝術家,展覽放到12月17日,大家不妨看看。

【好想藝術】香港人在越後妻有大地祭

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8-07

為甚麼感覺好像現在所有人都去了日本?也許他們都去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這是全球最大型的三年一度國際戶外藝術節,在七至九月的盛夏期間舉行,倡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之理念,也著重傳達地方獨有的特色和故事,建立人與社區的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