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屬下的HKDI Gallery於今年1月起,舉行《馬岩松:流動的大地》及《意大利:設計新景觀》展覽,藉以啟發公眾對跨媒介設計的認識和鑒賞。
吃飯時,每當看到有飯粒掉到飯桌上,白雙全的左手便偷偷伸上前去,捏起米飯,放在手掌上搓,當飯桌上再沒有多餘飯粒,他便悄悄把飯粒從飯碗撥到桌上,左手又摸上去,順進掌內,與之前的飯粒一起搓揉。飯粒黏著他的手指,黐笠笠,他搓呀搓,搓得手汗驅走米飯的黏性,變成滑溜溜的「飯珠」,就像把織錯的頸巾拆過再織順一樣,白雙全覺得內心舒服多了。
618上海街地下有一個雪白的空間,白淨的地氈,上面有白色的方塊及白皚皚的水形雕塑。這是藝術家曲淵澈的展覽「虛空之地」 。「虛空之地」這名稱源自波蘭學者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一本著作《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
城內再現移民潮,香港人離散到世上不同地方,與之作別的,除了這個曾經生活過的城市,一本本呼應自由與開放之靈的舊書,也靜候著藏書者忍痛斷捨離。適逢七月書展將至,今期《無形》邀請作者以「書」為題,從個人離散的體驗與經歷,分享各自封箱搬運或無法帶走的舊書,並從賣書藏書的角度,談及人與書之間的點滴。
香港人近月總被移民、送機、簽證之類的事物圍繞,上月舉行的「香港文學季2020」講座,邀得身兼學者及作家的羅貴祥,與國際關係專家沈旭暉教授,以「流浮身:今昔港人身份的認同及流動」為題,探討在地和海外港人,身處當前的歷史轉折位置,如何能讓身份認同得以保留並延續。
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於「非本土」的否定之上,也不是簡單地由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存在更多的矛盾、游離,正如本書在〈導論一:本土及其背面〉提出:「本土不等於與他者割離,亦不等於對自身的完全肯定」;〈導論二:流動與根著〉一再提出對「無根」的認清以及「根著」的無力,然而,「在種種負面因素以外,流動,某程度也作為根著不可能之時的出路,或流動本身也是根著所創造出的新可能:我們何妨自停留的一點上出發,承接香港文化既有的前衛、多元,自由往復,也許終可接近『根著』的真正可能」,本土與非本土共同構成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複雜性,結合流動與根著的辯證,作為本書回顧、論述戰後至二千年代香港文學的核心。
賣藝、賣手作,在尖沙咀隧道應該不少見,賣書可能罕有一點,但「我不閱讀」不止賣書,更邀請你一齊坐低睇書。「我不閱讀」是流動二手書攤,可以買,可以揭,可以讀,還可以跟攤主討論。攤主叫ET,她不是外星人,只是個愛書人,半年前從柬埔寨回港,開始在尖沙咀隧道擺檔「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