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禁制就有禁制下的自由」,吳芷寧讀過黃碧雲的《附件三》,望見那二十本手造書,覺得如此私密又粗糙的形式,在一個審查和禁制的年代,是很有趣也概念完整的出版實驗。
酒店可以是青春的,是迷宮的,是宗教的。酒店在潘國靈筆下有無限可能,還讓他想到酒店的房間號碼。經典的2046房間、《末日酒店》內的107號房間、白流蘇在〈傾城之戀〉入住的一百三十號房間...其實,潘國靈也曾寫過以酒店為場景的小說,且暗地裡把一個認識多年的女子的生日日期化作小說中的房間號碼。知道答案的話,且當作一個暗語吧。
2014年董啟章獲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他發表題為「必要的沉默」的文章,引起連串討論。事隔數年,《沉默發條》一書輯錄各方論述,再思沉默的可能。小輯收錄Edith So的書序、沐羽和彭依仁對《沉默》的回響。
1989年,黃碧雲,28歲。香港小說家黃碧雲,1961年生於香港,著有小說及散文近二十種,包括《溫柔與暴烈》、《我們如此很好》、《烈女圖》、《無愛紀》、《烈佬傳》、《微喜重行》、《盧麒之死》等,擁有相當堅固的讀者群,並被稱為「香港最後一個偶像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