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回歸"

尼采冥誕:「來自生命的戰爭學校教導我:殺不死我的東西,將使我更堅強。」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0-15

10月15日尼采誕辰。尼采曾說,「哲學家生產的首先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他的作品);生命是他的藝術品。」尼采一生多舛,儘管他不斷試圖用各種概念來推進其對生命本質的肯定(上帝已死、超人、永恆回歸、權力意志、酒神戴奧尼索斯、觀點主義等等),但亦難逃疾病與孤獨為他帶來的折磨。因對其言論的片面摘取,後世談論尼采時很容易將其誤歸為「悲觀哲學」,然而,他一直試圖肯定的,是命運中苦難與痛苦的價值。「你們曾對一種快樂說『是』嗎?喔,我的朋友們,那你們也應對一切痛苦說『是』。」一同回顧尼采的一生,並從中觀察期思想轉變的三個時期,去觀察尼采是如何以生命面對苦難、肯定苦難、超越苦難,繼而成為超人。

在藝術科技熱潮下 《再媒體重奏》藉回歸媒體根本 解放日常認知

專訪 | by 黃靜美智子 | 2024-10-07

近幾年,本地積極推動藝術科技(Arts Tech),推出資助先導計劃等不同政策,成為熱潮。然而,當我們討論藝術科技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ProjectPlayaround的《再媒體重奏》將於10月17至19日假東九文化中心劇場舉行,由香港媒體藝術家林欣傑與日本聲音藝術家和田永聯手合作,黃靜美智子訪問二人,談談他們的創作概念如何回應當下本地藝術科技的提問與思考,重回媒體藝術的純粹。

《異形:羅穆盧斯》:災難的隱喻與回歸

影評 | by 雙雙 | 2024-09-30

《異形系列》今年來到第七部作品,去月香港上映《異形:羅穆盧斯》,而電影開頭的種種意象引起雙雙對疫情期間封鎖的聯想,令他認為異形大可理解為某種新型疾病,殖民地和文藝復興太空站也可以被稱為「疫區」。雙雙深入挖掘電影中兩種恐怖的來源,又以中國科幻作家顧適的〈擇城〉看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黑盒子效應往往和災難「相得益彰」,最後也說《異形系列》中重複的對白的回歸意義。

【無形・◯】沉悶的永恆回歸!——關於本雅明的時間佈置與物思維

理論 | by 勞緯洛 | 2024-04-19

勞緯洛藉著今期《無形》「◯」的主題發想,重思本雅明如何被布朗基事件啟發,去處理尼采永恆回歸問題的進路。文中闡述了本雅明在《拱廊街計畫》如何從沉悶經驗思考永恆回歸,發現唯有縱深永恆回歸,處身廢墟的歷史意識方能覺醒,終末論與時機學在彌賽亞時間佈置之中,可以辯證地統合。勞緯洛亦引入迴圈轉向 (recursive turn) 的解讀可能,推論出本雅明的永恆回歸時間佈置中,物本身構成了具備雙重運動的迴圈,並建立起一道提供偶然區隔 (contingent distinction) 的環狀虛線,物的能動性在此終獲挽救。於是,所有企圖恢復過去、立足現在,並且指向未來的思考,都是災異的思考;我們在終必毀滅的宿命中,救贖會以彌賽亞現時的方式,殘碎又圓滿地臨到。

訪《少數民族》編舞家楊朕——藝術家的蛻變 撕下標籤回歸創作

專訪 | by 王瀚樑 | 2023-08-03

來自湖南的90後編舞家楊朕,一向以社會生活的感知作為他的創作泉源。他自2014年開始創作「革命遊戲」系列,談論個體於大環境及體制下的身份認同與認知。今年「#非關舞蹈祭」帶來他在「革命遊戲」系列第三部作品——《少數民族》的「封箱」演出,以邊緣族裔為題材,在舞蹈之中探討身份的複雜與多樣性。

回歸音樂本身的純粹:《Tár》

影評 | by 蘇麗真 | 2023-03-29

Tár 最重要的一層社會身份,不是性小眾,也不是女性,而是金字塔尖的特權人士,屬於 1%的社會精英。Tár 以 男性的 maestro 並非女性的 maestra 自居,平素以中性打扮西裝視人,流露出一陣陽剛氣質(masculinity),恐嚇霸凌女兒的同學時亦以父親之名告狀,當有憤怒時會用拳擊洩忿。即使身為生理女性,她跟典型的「老白男」並沒有兩樣,同樣賺取從上而下的父權紅利,也讓位處下游的女性攀附,從她身上索取利益,作為一種等價交換。多年後,她去東南亞按摩店,無數按摩技師跪坐著,穿上號碼牌供她選擇。先前的自己也正像這樣,在一個容易獲得獵物的圈子裡進行捕捉,這種異樣的感覺令她嘔吐。

【無形.褲作用】前花園裡的思想回歸——訪朗天《正在思想——當代哲思十八家》

專訪 | by 蘇麗真 | 2023-03-16

活在後真相年代,世界向右轉,世事雜亂紛陳,思想經常缺席,甚至愈來愈多人視思考為苦差,「樂於反智,奢言放空」,研讀觀念與思想哲學多年的朗天,將多年來當代哲學的思想結晶集結成新書《正在思想——當代哲思十八家》,介述十七加一名哲學大家,在成書的過程中化作記憶的回歸者,讓潛行於思想的讀者們,消化他過去閱讀過的思想精華,轉化成在新時代中自處的一種啟示,在現今全球化、後期資本主義、後現代、後真相文化宰制下覓尋出路。

回歸諸神的黃昏——看〈誅神的黃昏〉的浮想聯翩

其他 | by 四葉 | 2023-05-16

四葉嘗試在重新閱讀〈誅神的黃昏〉時,讀出MV如何在種種巧妙/巧合中與「諸神的黃昏」存在(也許並不存在的)「秘密聯繫」,換言之,並在預先假定兩者有關連的情況下,浮想聯「編」出兩者互通的路徑——如此閱讀,目的不在「解讀」,純粹在一己之讀之「悅」。

説不出的未來——記《永劫回歸的幽靈》

如是我聞 | by 王佳文 | 2022-09-10

睜開眼,鋪天蓋地的新聞湧到眼前。早前光影作坊舉辦了展覽《永劫回歸的幽靈》,王佳文藉著這個特殊的日子,決定探訪這個魂牽夢縈、亦真亦幻的時空展廊。展覽展出了九位藝術家的作品,分出三個時空通道:1997、1982<>2046、2047。在這幾個香港的關鍵時刻,藝術家用若干日常化的現場作爲回應。

回歸基本  同行尋光

劇評 | by 盧卓倫 | 2022-01-10

曾以《中間人》、《教育有戲》、《時代記錄者》來探討地產經紀、教育工作者及記者的一條褲製作,繼續以紀錄劇場《同行尋光》探討香港的社會工作者。有異於傳統戲劇,再不是單憑編劇的想像創作劇本,而是通過訪問二十多名社工,包括老行專及社工學生,收集他們的故事和對該行業的看法,轉化成劇本,再搬演至舞台。盧卓倫形容劇場手法雖沒喜出望外,但回歸基本,簡單而有力地讓觀眾產生移情作用。

【已讀不回#66】鄧小樺 X 黃念欣:董啟章《地圖集》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10-02

黃念欣老師最後一回剖白多年沒有公開提過關於董啟章作品的原因,以及開腔解說《地圖集》的三大因素,以其獨特角度帶領我們去理解董啟章,內容目不暇給,記得準時收睇今集已讀不回。

回歸與搖滾:觀前進進《聽搖滾的北京猿人2021》

劇評 | by 李向昇 | 2020-07-24

有劇評人認為此戲是傘運之後最圓融的社運題材作品,李向昇覺得圓融之處,正在於此戲能很好的安放不同的聲音,不隨意批判,引人深思,尤其遇上這別有意義的時期,更添隱喻意味。

【復刻出版】崑南《天堂舞哉足下》新版序:崑崙懸圃 其尻安在

書序 | by 崑南 | 2023-04-26

時間證實了一切,香港確實變了香港錯體版,回歸後的香港再不是本體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