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自2017年出版後即受到各界矚目,編劇暨作家厭世姬與饒舌音樂創作者楊舒雅就「厭女」進行對談。厭世姬指出莎翁的《馴悍記》還是電影《窈窕淑女》都使用「馴悍敘事」,旨在服務及符合父權中心。楊舒雅表示社會傾向認同發聲的男性,卻輕視表達不適的女性,突顯話語權的不平等。在饒舌圈中女性更會貼上「女饒」標籤,楊舒雅認為應奪回並重新賦予「女饒」的意義,成為饒舌音樂破圈的關鍵詞。
台北「2025金馬創投會議」日前(1日)公布所有類別電影之入選企劃名單,遴選出50件電影企劃,包括12部拍攝中電影(WIP)及38項開發中電影企劃(FPP)。香港多位知名導演和編劇都帶著新作成功入選名單,包括麥曦茵、關皓月、林善、彭秀慧、翁子光、陳嘉言、黃浩然等人,此外陳梓桓更聯手香港作家沐羽合作。早前金馬創投會議亦公布劇集企劃案,曾執導《金都》、《填詞L》的黃綺琳亦成功入選,總計多達10部港人參與製作的電影、劇本及劇集入選。
美國編劇工會(WGA)近日宣布,將韓國著名導演朴贊郁及加拿大編劇兼導演Don McKellar除名,皆因兩人在2023年工會罷工期間涉嫌違反規定,繼續為HBO劇集《同情者》(The Sympathizer)創作劇本。此決定經工會董事會審議後生效,兩人均未提出上訴或回應除名事宜。由於兩喪失工會會員資格,未來將無法享有最低工資、版稅分成及其他工會福利。日後若繼續在美國從事編劇工作時,更需簽署非工會合約,有機會影響與Netflix、HBO、Disney+等已簽訂集體談判協議的公司的合作機會。
本地著名編劇、傳媒人林超榮今日(12日)逝世,享年61歲。林超榮的死訊由作家沈西城傳出,其生前好友田啟文指林超榮早前患上新冠肺炎,感染併發症,於昨晚突發入院,至今日中午離世。
萬瑪才旦是中國境內第一位拍攝純藏語電影的導演,其小說改編成電影後於國際影展屢獲獎項。2005年,首作《靜靜的嘛呢石》描述了一個小喇嘛對電視劇的愛好,刻畫了藏族傳統文化、宗教與現代、世俗生活之間的衝突,獲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那年剛好是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萬瑪才旦曾指「100多年的歷程中,才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藏族自己的電影」,雖是一種肯定,卻也「感到了一種深深的悲哀」。2015年,他憑《塔洛》贏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當中「塔洛」在藏語意指「逃離的人」,全片雖以藏語發音,但主角塔洛卻能以漢語流暢地背誦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2018年,由王家衛監製的劇情片《撞死了一隻羊》涉及藏傳佛教中的「輪迴」命題,是首部在香港公映的藏語電影,獲頒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
代表荷里活電影及電視節目逾萬名編劇的「美國編劇工會」,與代表影視製片公司利益的「電影電視製片人聯盟」進行談判,除了要求改善薪酬待遇外,亦在合約提出加入「規管使用人工智能或類似技術製作的材料」,要求對運用AI創作影視劇本加以限制,唯勞資雙方未能就此達成協議,工會日前開始發動大規模罷工,也是2007年以來荷里活影視編劇的首次大罷工。
事隔兩年,《親愛的,胡雪巖》今年八月再由香港話劇團重演,此劇於二零一六年公演時一票難求,今次在港演出後,更會巡迴內地五個城市。故事以晚清時期有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主角,講述他由一貧如洗至富可敵國,最後「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的高潮迭起一生。擅寫市井小人物,風格滑稽又無厘頭的鬼才編劇潘惠森,這次認認真真地處理一個歷史題材,他就是要告訴別人:「潘惠森也能寫認真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