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現代詩"

失語之島與時雨之島——讀陳滅《離亂經》

書評 | by 徐竟勛 | 2025-09-04

徐竟勛讀畢香港詩人陳滅近期推出的詩集《離亂經》,指出集內詩作橫跨2009至2025年的時空脈絡,「彼時」的香港景物與文化感悟,對照「此刻」臺灣的感傷懷舊。徐竟勛表示陳滅透過「島」、「鳥」、「雨」等意象建構兩地差異,表達對香港的感慨與迷惘,頗有李煜「夢裏不知身是客」之感。而書名「離亂經」三字同時表現陳滅離開香港的三個狀態。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嚕嚕米傳來周先陌〈閨房〉詩評,指出詩作刊出後遭到謾罵指涉低俗與破壞傳統。嚕嚕米表示此詩巧妙融合古典詩詞元素與當代情色描寫,創造出「破壞式創新」的效果。嚕嚕米援引郭哲佑、夏天與一尾的觀點,其中郭哲佑認為〈閨房〉精髓在於其「微微的,撥弄,『不要太硬』,致敬甚至嘲諷古典的閨中情懷。」而夏天則指出將古典辭藻與日常自慰場景的並置,讓高雅與低俗互相碰撞,揭露出性別規訓、文學權威的虛構性。

【新書】王兆基《阿修羅時間》鍾國強推薦序——〈少年的詩〉

書序 | by 鍾國強 | 2025-09-01

香港詩人王兆基近期出版詩集《阿修羅時間》,全書共分「身土不」、「液菩薩」、「喪家犬」、「火石報告」、「世音電光」五輯,速寫香港城市與離島即景,寫土地與族群,寫世代的生命困境,寫慾望的流動與生滅。香港詩人鍾國強為其撰寫推薦序,認為王兆基的詩作正在於「未熟」好處,其拒絕油滑的「圓熟」,充滿各種未被定型的探索。鍾國強力讚〈井——我們〉及〈井——他們體内有旱災〉借井象徵父子衝突、歷史乾旱與文化傳承的枯竭;詩集在語言、形式上的大膽嘗試,有詰屈不馴的風格。

以詩復刻我城:陳滅《離亂經》新書分享會

報導 | by 翟彥君 | 2025-08-27

香港詩人陳滅近月出版詩集《離亂經》,其精選2009年以來作品,分七卷探討香港離亂、個人內在與粵劇等主題。在新書分享會中,邀請到九零後詩人李顥謙與談。陳滅指出「離亂」作為詩集核心,旨在折射移民潮下,港人無論去留的共同感受。他以「復刻香港」為喻,闡釋其嚴謹的創作理念:復刻並非懷舊,而是透過內在鍛鍊以「招魂」方式重現香港精神,旨在重建堅實的自我。

詩三首:〈有馬〉、〈唐樓的竊聽術:走音集〉、〈高雄寫真〉

詩歌 | by 黎喜, 王兆基, 徐竟勛 | 2025-08-22

讀詩三首。黎喜傳來散文詩〈有馬〉,以馬的奔跑搭建出一個穿梭往返不同時空的舞台,然而奔跑本身既無答案又無得失,彷彿奔跑便只是為了奔跑無需多想;王兆基的〈唐樓的竊聽術:走音集〉,為記「第六屆齊人詩歌X藝術節」與其他藝術家交流藝術的當下,以自動書寫的方式寫下對不同藝術表演的想像;徐竟勛則傳來〈高雄寫真〉一詩,以一些高雄與香港相似的地名作為聯想的起點,在港的往事不由與在高雄漫遊的當下產生連繫,二者並置的同時亦淡淡地浮現出鄉愁的味道。

讀詩筆記——淺談羅伯特. 哈斯〈在拉貢尼塔斯沉思〉

其他 | by 寧霧 | 2025-08-21

寧霧傳來美國桂冠詩人羅伯特·哈斯〈在拉貢尼塔斯沉思〉詩評,指出詩作開首從關於「思想與失去」的詰問出發,探討了柏拉圖理型論與現代詩學對「概念」與「實物」的兩種迥異看法。寧霧引述維根斯坦、威廉斯、米沃什等人的思想與詩作,闡明哈斯如何遠離抽象,親近具體可感的日常,並在其中發掘神聖與詩意。寧霧認為,此詩最終達成了詞語與物象、靈魂與肉體的和解,並指出詩歌的本質是作為記憶的載體,為所有終將逝去的美好事物吟唱溫柔的輓歌。

香港夢醒後,城市的萬家有情而無語:專訪詩人陳滅談《離亂經》

專訪 | by 陳諾霖 | 2025-08-20

「像是一場通靈,你透過這些詩,與我、與40年來的香港對話。」聽陳滅談香港,像在說起一位故人,他在新詩集《離亂經》中以不同形式結構的詩歌,試圖去捕捉香港的意志,讓這個離魂幻影成形。可陳滅卻說,並不是他作為詩人高高在上地去「寫」香港,而是傷心失語的香港在強烈呼喚着他,在茶餐廳、在超速的紅色小巴、在舊樓間,要借詩人的口,唱出無聲的哀歌。一場香港夢醒後,陳滅如何以詩求脫離亂?

過動公寓裡的怪咖:王和平《怪咖啡因 blame it on the caffeine》詩專輯計畫

其他 | by 小令 | 2025-08-18

詩人王和平早前在募資平台推出一項「詩專輯」計畫,以聲音重新詮釋其首部詩集《過動公寓》中的15首詩作,製成實驗性的有聲書專輯《怪咖啡因》。在臺南的詩專輯《怪咖啡因》導聆會上,王和平以lyre、電子音樂與中文、粵語、英文不同語言互想交織,營造出介乎朗讀、音樂與夢境之間的氛圍,構成嶄新的聲景藝術,用音樂語言挑戰文字的邊界,為觀眾產生閱讀體驗。

詩三首:〈爻〉、〈腳趾〉、〈離開 / 海床 / 到達 / 到達〉

詩歌 | by 潘國亨, 鄭偉謙, 梁偉浩 | 2025-08-09

讀詩三首。潘國亨傳來詩作〈爻〉,透過詩中出現的宗教、神話與自然意象的碰撞,書寫女性處女狀態到性覺醒,再延伸至超越肉體的靈性追求;鄭偉謙以〈腳趾〉悼念序言書室貓店長未未離世,以詩代言緬懷與牠的回憶,祝願未未在色彩斑斕的地方好好生活;梁偉浩的〈離開 / 海床 / 到達 / 到達〉,焦於「到達」與「離開」的辯證,營造出水下世界的隱喻,象徵情感的深潛與浮現。

詩三首:〈茶記〉、〈退步書:致艾連·葉卡與吉克·葉卡〉、〈去死吧,市場貓〉

詩歌 | by 言水, 王兆基, 劉梓煬 | 2025-08-01

讀詩三首。言水傳來〈茶記〉,以香港地道文化的茶餐廳隱喻人類在殖民、壓迫與存在危機下的掙扎;王兆基的〈退步書:致艾連·葉卡與吉克·葉卡〉借動漫《進擊的巨人》的葉卡兩兄弟,及劇中的軍事進步為意象,述說戰爭荒謔如何使世界退步;劉梓煬〈去死吧,市場貓〉詩作名致敬香港詩人陳滅的《市場,去死吧》,以貓諷刺消費文化的虛偽。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蘇苑姍傳來詩作三首:〈有時,望向無窗處〉、〈又再試試 行一段時光〉、〈就像這片陽光看起來是真的〉,先透過影子與倒影反思自我,理解生命的本質,至心靈從時間還追問生命的意義,及後將生命置於自然乃至宇宙的宏大場景,以生命的循環回應存在的意義。

汽笛再響,迷霧中仍有我:鴻鴻讀陳滅《離亂經》

書評 | by 鴻鴻 | 2025-06-30

鴻鴻讀畢香港詩人陳滅《離亂經》詩集,認為陳滅有如當代的吟遊詩人,唱著失落的情歌。陳滅以中國詩詞修辭與西方電影技巧交錯,呈現一種華洋混雜的現代感,這本是香港城市及香港詩的本色,卻在新時代的碾壓下,成為身分的證明。鴻鴻指出陳滅以小寫的我單挑大寫的香港,因而許多句子、許多意象,都爍金為刃、凝土為器、氣湧成歌。

【畢業詩輯】願你日後像深夜中的水獺,獨自蹚過黑暗的這趟渾水

詩歌 | by 王兆基, 譚嘉琪 | 2025-06-18

六月的青春如烈陽般躍動,學生與同窗嬉鬧的日常如歌,老師傾心傳授的點滴如雨,皆因畢業而悄然落幕。這一刻,標誌著無憂歲月的終章。王兆基與譚嘉琪以詩為聲,執筆寄情,祝願每一位畢業生在冷峻無情的世途上,仍能緊握希望之光,勇敢追逐心中的理想。

Deepseek生成文學作品有驚喜?成品遠超文學人士預料 惟作品過於晦澀難明?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2-13

自AI生成式工具DeepSeek推出後,多份報告顯示,DeepSeek在各方面都力壓OpenAI等西方研發的AI生成工具,繼而成為全球熱議話題。作為中國推出的AI,DeepSeek 的中文造詣備受各界期待,因而在文藝圈子中引起熱論。DeepSeek生成的作品甚至遠超文學人士預料,但作品有可能過於晦澀難明。

文化交融與傳統蛻變:讀楊牧詩

散文 | by 楊小濱 | 2024-05-07

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獎的台灣作家」的楊牧,其三十冊跨文類大全集《楊牧全集》在其逝世四週年隆重問世,當中包括全新編纂、增補逸作、未公開書信手稿等。上海學者楊小濱為此撰文,談起楊牧的不同面向,而學者王靖獻和散文家葉珊常常潛入楊牧詩歌寫作的領域,不同身分的楊牧使其詩歌體現出文化和美學的多樣性,但他依舊保持著基本一致的風格,可見他對生命與時間、人與自然關係的沉思。

台灣現代詩推廣策略

散文 | by 陳嘉樺 | 2022-11-03

相比起小說或散文的親民,詩在過往所給予大眾的艱辛難懂的印象。但陳嘉樺認為,詩在社群媒體的討論與擴散上,因其精煉的語法切中現代人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因此得以擠身大眾視野當中。以台北市文化局舉辦的台北文學季為例,其中除了舉辦實體講座、城市走讀等活動,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公車捷運詩文」。

走近而並非走進現代詩的分岔小徑——讀廖偉棠新書《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

書評 | by 沐羽 | 2021-06-30

廖偉棠的演講集《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是一部賞析現代詩的文集,原本是三年前的一個現代詩課程「詩意:關於新詩的三十種註腳」,後來擴寫結集成書。本書的副標題是「走近現代詩的40條小徑」,四十篇文章,如四十條現代詩的小徑,沐羽形容「走近」這個詞很精準,它是近而未至的,就像要回答文學是甚麼這個問題時,我們都會選擇圍繞、擦過、走近,讓範圍縮小而非直接判斷。

【已讀不回#34】鄧小樺:我愛這樣的香港:《雷聲與蟬鳴》

已讀不回 | by 鄧小樺 | 2021-02-19

也斯同我哋一樣,每日返工都會想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但也斯同我哋唔同嘅係,人返工我返工,我返工就係繼續頹廢,佢返工返到寫出第一本詩集《雷聲與蟬鳴》!?問題係邊度你知唔知?唔係因為太有自信,而係「觀照」啊!想知咩嚟,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小樺點講,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啦! #鄧小樺​ #小樺​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梁秉鈞​ #也斯​ #雷聲與蟬鳴​ #詩集​ #新詩​ #現代詩​ #香港文學​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無形・Let it 糕】有人一生都活在你的陰影裡──念有貓貓的楊牧

其他 | by 崔舜華 | 2020-05-13

說到貓,楊牧確是像極了貓──厚積薄發,候機而動。在他寫及貓的那些詩句裡,能夠明顯看出他放鬆了緊繃的語言的肌肉,交付給身段如水的貓咪們去延展、去舞蹈、去自在跳躍與變形。我不知道楊牧究竟有沒有真的養過貓,但我想他必定曾面對著夏午的日光、蹲下身驅伸掌撫滑一條柔若無骨的貓背,從那渾然的無防備無欲求之中,他允許自己褪開一切必要的示範,以低音呢喃「貓貓」去征服(我私自揣想的)一切禁錮他僵硬他規定他需索他之物。

徒然集.第二卷:置身冰河年代如此漫長的荒廢

詩歌 | by 浪子 | 2019-06-29

詩人浪子近作組成的〈徒然集〉數篇,由事件而生,從布拉格之春五十年到人權捍衛者甄江華案、再到自己被解除取保候審的經驗,每一行詩都滲出著國家機器的荒誕。

悼念這位頂撞文字獄的現代詩人——寫給逝去的孟浪兄

其他 | by 馬建 | 2018-12-22

當代流亡詩人孟浪去世了,他留下了大量的詩歌隨筆,也就是他人生的所有腳印了。好了,孟浪兄,我們詩行裡見,而且會讓更多的人讀,因為你留下的詩歌會因為流動而活著。早晚我們的血都會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