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於7月31日舉辦「ifva 29載卓越短片成就 ‧ 匯 ‧ 聚」回顧活動,曾獲金獎的內地著名導演賈樟柯亦有出席,同場出席的香港電影美術指導及導演文念中於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批評大會全程冷待賈樟柯,相當不尊重。香港都會大學文化研究助理教授、影評人陳智廷、導演應亮以及《藝文青》總編輯、影評人紅眼都分別就此事作出評論,分享他們的看法。
假裝冷靜的處女座林家謙,不再無答案,於去月推出新歌〈喃嘸師感官漫遊〉,對人生哲學交出戲謔答案,依舊親自操刀編曲和監製,與鄧百亨合作寫曲,並由近年多產的Oscar填詞。面對網民批評其唱腔「似破地獄、電音、拉鐵閘聲」,他反將這些批評化為創作靈感,在新歌一展喃嘸功力,於三分鐘的音樂裡誦經近650字,鼓勵大家放下對過去和未來的執著,放大感官體驗,拼命無恙之餘,也要「拿著美感拼命量度」每個當下。
台灣籍作家李琴峰憑《彼岸花盛開之島》(彼岸花が咲く島)奪得純文學最高榮譽「芥川獎」,固然是值得開心的事。不過,有日本網民翻出李琴峰曾在Twitter上批評安倍晉三的言論,惹起了日台網民的討論。
《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是陳冠中寫作生涯的第一本書,早於1981年完稿,自費少量出版,然而,在香港的公共領域一直鮮被談論。如陳冠中重版自序所感慨,1980年代開始,馬克思主義在香港進入了漫長的死寂期,時機已過,就像最後一班長途車終於來到,但乘客都已散去。反而在台灣,傳據說有大學生在私下傳閱影印本和「翻版」,亦是此書數十年後得以再度出版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