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佑傳來影評。他表示《粗獷派建築師》分為三個章節,觀畢後對於第二章與第三章之間的滑坡,以至電影的結束略為突兀而感到茫然。姚金佑相信這樣的結構安排,旨在突顯「歷史傷痛的輪回」,並以突兀之感給觀眾一巴耳光,提醒觀眾那段悲痛的歷史。姚金佑續指,這樣獨特的結構所相應的,其實是電影所帶出對現代性的批判。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近日上演了全新劇作《月明星稀》,以香港、倫敦、柏林、基朗拿和愛爾蘭莫赫懸崖多個地點的離散故事,構成多線交錯的敘事,其中一幕令蕭雲印象難忘。劇中主角之一「阿遠」(鍾益秀飾)堅持想還47本不復存在於圖書館目錄的書,被圖書館長(黃衍仁飾)勸退,當中一場「善意而溫柔」的對話,讓蕭雲想起 1933 年柏林警局的囚室裡,給了漢娜鄂蘭一條生路的警官,令世界從此不同。
香港歌德學院、德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等機構聯合舉辦「猶太人在德國及來港逃難的生活」展覽,匯整珍貴史料及照片,以及關於舞蹈、流放與記憶的裝置作品《清》,讓公眾首次目睹這段與香港戰前及戰時命運密切相關的歷史。
在「獅子山」和「圓規」兩場風暴遠走以後,香港地終於迎來秋意。在這哀樂無名的季節,《虛詞》編輯部為你精選德國電影節(KINO/21)以及百老匯院線幾部異國電影,在大銀幕上一一飛越極權社會、科幻末世、異色派對,在密陽和微涼的晚秋倒抽一口「涼戲」,在笑與淚中洗滌心頭的鬱或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