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的Cine Fan夏日國際電影節,將於2025年8月13日至25日舉行,計劃放映共42部電影。其中,台灣電影《我家的事》原定於8月16日及18日各放映一場,並邀請導演潘客印赴港出席映後座談。然而,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於8月5日宣布,由於電影未能符合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電檢處)的修改要求,決定取消兩場放映,並向已購票觀眾提供全額退款,亦令港台兩地對《電影檢查修例》紅線的關注。
2025年英國圖書獎(The British Book Awards)於周一(12日)在倫敦舉行頒獎典禮,加拿大作家Margaret Atwood榮獲「出版自由獎」,表揚她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積極捍衛言論自由的言行。她在分享得獎感言時表達對目前言論自由的擔憂,「在我有生之年,我不記得有哪個時刻,文字曾受過如此嚴重的威脅。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技術,看似如水般微不足道,但也如水一般能激發巨大的力量。」並祝願出版商及書商繼續對抗極端主義和書籍審查制度,以捍衛言論自由與思想的多元化。
最近,韓國影帝宋康昊來港,其新戲《韓戲逼人》為香港亞洲電影節其中一部開幕電影,除了宣傳新戲,宋康昊亦出席假香港浸會大學舉辦的「宋康昊大師班」,與演員林嘉欣、鍾雪瑩及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從演心得。黃桂桂整理「宋康昊大師班」及宋康昊接受傳媒訪問內容,看看這位影帝在從影30年間如何走自己的演員之路,及韓國電影之路。
而《真實的謊言(自我審查版)》 的編劇嘗試處理的故事,除了「三年前」於南寧發生的傳銷事件外,還包括在劇場當下發生的戲劇表演本身。除了Ivan外,劇中其他演員亦同樣在第一個敍述層次中擔任「表演者」,「演繹」著於第二個敍述層次中傳銷故事入面的角色,穿梭於兩個敍述層次之間,一再提醒觀眾他們正在觀看戲劇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