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郭詩詠"

我所看見的未來—— 「第五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暨十周年紀念座談會」講座實錄

報導 | by 廖穎欣 | 2025-06-25

由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文學推廣平台主辦的第五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適逢今屆為十周年,大會特以舉辦「我們所看見的未來」賽前紀念座談會,邀請歷屆得獎者,包括李昭駿、王証恒、王碧蔚、黃言丹,以及三位特邀嘉賓麥樹堅、李日康博士以及郭詩詠博士。會上得獎者大談寫作歷程展開,探索新時代下個人風格的追尋、環境變遷對創作的影響,以及文學的意義。作家分享了語言與空間的交互作用,如王碧蔚在日本尋找漢語鄉愁、王証恒在蘇格蘭書寫異鄉經驗。座談會亦觸及AI時代寫作的未來,與會者認為文學的核心在於人類的情感與生命痕跡,難以被科技取代。

【新書】郭詩詠《差異與連結——香港七十後作家對談》序〈追蹤文學「同代人」的秘響與軌跡〉

書序 | by 楊佳嫻 | 2024-09-16

郭詩詠博士近日出版《差異與連結——香港七十後作家對談》,當中收錄了十四位同代香港作家的七組對談,概括地勾勒出後九七香港文學的風景線。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台灣作家楊佳嫻為此作序,認為讀來感應到一股內在騷動,可能因為共鳴,也可能來自參差對照下產生的趣味與體會。她在書裡看出一些連結香港七十後作家的文藝回憶,就如啟蒙者、刊物、獎項、書店、文化標記、閱讀經驗,也指出作家之間的差異,又正因為「差異」仍有「連結」為基底,使得對談成其可能——講文學,也講如何投入與融入不同程度的抗爭,而全書歸結在文學教育,以示延續與希望。

心田先祖種 福地後人耕——郭詩詠X何福仁X劉偉成「從未離開的西西」講座紀錄

報導 | by 許茵茵 | 2023-09-07

西西一生筆耕不綴,書寫我城,為香港塑造了豐富的文學形象。故人已逝,但她的文字滋潤著一代代讀者們,從未離開。今年香港書展的第一天,大會便邀請到郭詩詠、何福仁和劉偉成三人舉辦題為「從未離開的西西」的研討會,和廣大讀者分享他們對於西西作品的看法,帶領大家走進西西作品中的世界。本次介紹的書籍包括電影評論《西西看電影(中冊)》,以及今年出版的詩集《左手之思》和散文集《港島吾愛》,讓我們可以感受到西西的作品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她的生命。

時代的文體與書寫困境——李智良、郭詩詠、張歷君談《渡日若渡海》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1-18

早前九龍城書節夥拍香港文學生活館在網上舉辦了講座「時代的文體與書寫困境」,邀請了李智良、郭詩詠、張歷君就《渡日若渡海》作出了深入的討論,同時也探討了當中的引文、主客體等議題,讀者可以透過講座更了解到作者寫作時的心路歷程。

消失的風景——記蛇王二

散文 | by 郭詩詠 | 2020-04-21

蛇王二是我的愛店。如果一個人在銅鑼灣,我幾乎都會在那兒吃。三月下旬,網上傳來它結業的消息,心下黯然。疫情如海嘯,捲走了生命,捲走了鬧市的繁華,也捲走了老店的好手藝。

初生滋味在小菜:「五味雜陳」徵文比賽中學組評審紀錄

其他 | by 黃柏熹 | 2019-02-12

評審過程中,作品先經第一輪初審,然後由郭詩詠博士、作家何福仁、唐睿博士擔任評審,經商議後在十七篇複選作品中決定冠、亞、季軍及優異獎三名。以下為評審討論過程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