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裡這樣闡釋他的文學觀:「一部小說如果沒有發現一件至今不為人知的事物,是不道德的。認識,是小說唯一的道德。」昆德拉嘗試帶我們去認識的,大多是現代人忽視的生活狀況,比如某種懷舊心理,又或思鄉、媚俗、無解的性慾,沐羽形容他總像個交通警察,伸手把故事截停,再插入一段哲學討論或夾敘夾議,把人物的頭擰向他的思考。但如果只有認識作為小說的道德,那我們為甚麼需要小說?為甚麼是文學,而非哲學,又或其他?因為這概念,昆德拉讓不少文學家感到困惑。 (閱讀更多)
嚴寒下全港高度防疫,聲稱現況已達戰爭狀態,但當然我們心照不宣,香港再冷都不如烏克蘭的冬夜。從《凜冬烈火》的革命者變成今日為國獻身的義勇軍,烏克蘭人民向世界證明了他們歷盡劫難的磨練,並非一無所有,更不是那麼不堪一擊、唾手可得,從總統到義勇之民,都有著鋼鐵般不可摧毀的心理質素。而香港呢,人心紛亂,超市清零銀行擠提,藥房外面還有人炒賣止痛藥和快速檢測包。其實最貧乏的都是心理質素。 (閱讀更多)
近日烏克蘭局勢成為全球關心的焦點,何潔泓則留意到戰爭現場以外的各種行動。俄羅斯女性政治活動家 Pussy Riot 和數位藝術家 Trippy Labs、PleasrDAO發起了「烏克蘭DAO」,鑄造一萬張烏克蘭國旗 NFT,籌集資金幫助受戰火影響的烏克蘭人。而烏克蘭副總理 Mykhailo Fedorov 亦表示烏克蘭接受比特幣、以太幣與USDT捐款。虛擬世界的資產,似乎對現實中正在發生的戰事產生了實際作用。 (閱讀更多)
移民到香港前,一直在委內瑞拉生活的譚嘉琪,回想年幼時曾覺得自己不屬於這繁華的城市,現在才驚覺自己只是另類。害怕的不是孤獨,而是親戚們像動物園的旅客看奇異動物一樣,對自己評頭品足。但日子告訴她,這石屎森林並不容納這位異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