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荒懸傳來〈植物園〉、〈鐵抽屜〉、〈魔鬼山〉三首詩作。植物園內的詩人觀賞生命,見證繁盛與凋零,山如名字般住著魔鬼,碉堡的牆遮擋著人和視野,曾經的一座山城,在低迷的海拔間,搖撼潮汐。 (閱讀更多)
細思觸感本質,同理實無殘健之分,「觸感藝術節」來到第三階段,黃嘉瀛分享疫後開展的感想,展覽《每年》綜合歷位視障藝術家,過往一年藝術創作與交流後的反思,由自身最微細的日常生活觀察出發,推展至思考與身邊事物和其他人的共存方式。 (閱讀更多)
回溯抵台輾轉入住隔離旅館的首晚,夜半昏睡時,陳智德感到房間輕微搖晃,翌日新聞報道,稱這是一次「全台有感地震」。時代從深處動蕩,有沒有搖撼我們的心?我們終於自願或半自願地,容忍歲月改換了外貌,縹緲流動中,不知何地是下一個懸空心靈的避難所? (閱讀更多)
在我而言,窺探他們在用手機遠比自己在玩手機有趣。無需要超高的監控科技便可以享有如上帝般的視覺。不但可以同時看多部手機,我同時看到螢幕內外的人。表演者和觀眾,在我而言,都是一場戲。我可以短暫地、安靜地潛入別人的對話,可以與闖關的手遊玩家同喜同悲,甚至可以窺探別人的私生活。即使我把窺探得來的秘密當作與朋友茶餘飯後的話題,也無傷大雅,因為我和我的朋友也不會再與事主重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