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杜杜近月出版新作《兩地相思》,集結他曾於《明周》專欄發表的六十三篇散文,書寫他來回香港和紐約兩地, 以食物相思。在〈羅宋湯〉中,杜杜回朔了自己中學時期對羅宋湯的淺碟橙紅記憶,表示移居紐約後,希望把羅宋湯的真味探個究竟。藉由黃仁逵的〈羅宋裂痕〉以及黃宗江〈羅宋菜湯〉的文章對比了香港、紐約和上海的羅宋湯風味,探討其起源與多樣性,更揭示這些看似「不正宗」的湯品,其實都承載著各自獨特的「相思」,體現出羅宋湯包容百味、因時因地而變的本質。 (閱讀更多)
AI新創公司Fable最近推出號稱「AI版Netflix」的串流平台「Showrunner」,用戶可透過簡單文字描述生成劇集或場景,甚至可以基於他人生成的故事世界進行創作。Saatchi表示,荷里活的串流服務即將成為一種雙向娛樂,觀眾們只看了一季的劇集便會愛上了它。現在用戶可以輸入數個關鍵字就能創作出新的劇集,用一張照片就能變成劇中角色。「相信未來五年,我們將與娛樂之間的關係會完全不同。」 (閱讀更多)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的Cine Fan夏日國際電影節,將於2025年8月13日至25日舉行,計劃放映共42部電影。其中,台灣電影《我家的事》原定於8月16日及18日各放映一場,並邀請導演潘客印赴港出席映後座談。然而,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於8月5日宣布,由於電影未能符合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電檢處)的修改要求,決定取消兩場放映,並向已購票觀眾提供全額退款,亦令港台兩地對《電影檢查修例》紅線的關注。 (閱讀更多)
由香港導演黃精甫執導的《周處除三害》在2023年時掀起現象級熱潮,全球票房破30億新台幣。不過當時台灣導演錢人豪認為《周》與其創作劇本《無法無天》高度相似,繼而控告《周》導演黃精甫、製片黃江豐、監製李烈涉嫌違反《著作權法》。近日,台北地檢署針對電影《周處除三害》劇本抄襲爭議作出偵結,認定該片導演黃精甫、製片公司負責人黃江豐及監製李烈三人無侵害著作權之嫌,給予不起訴處分。 (閱讀更多)
香港在時代巨輪之中,總讓我們反覆詰問自己與這片土壤的連結,有些人舉家拔除根部,移居外地,有些人卻依然感到自己跟腳下的土地骨肉相連,安土不遷。香港文學重要研究者小思(盧瑋鑾教授)在散文集《不遷》如是說:「在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是肥沃是瘦瘠,不能苛求了,好歹是自己的土地,算是命中注定,就在這土上一生一世。」今年,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小思「香港關懷系列」套裝,並在書展期間舉行新書發佈會,以「從安土到不遷——談小思的『香港關懷』」為題,由李孝聰博士、黃念欣博士及劉偉成博士擔任講者,一同述說小思的筆耕與心田。 (閱讀更多)
夏日國際電影節(Summer IFF)將於8月13日至25日期間舉行,開幕電影由約化巴納希執導、榮獲康城影展金棕櫚獎的《純屬伊朗意外》打開序幕,而由池田千尋執導的奇幻愛情片《九龍大眾浪漫》則為閉幕電影。 夏日國際電影節將有多部康城影展新作亦將率先登場,另外更特設「約化巴納希──關不住的電影人生」回顧展,向這位挑戰伊朗神權壓迫的知名導演致敬。同時電影節亦會回顧墨西哥導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以及巴西導演和路達沙利斯兩位電影大師早期之作,希望一連十三日的光影盛事為一眾影迷提供暢快醒神的消暑良伴。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