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孔銘隆"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香港作家兼教師的曾詠聰於9月出版了個人第二本散文集《浮間舟渡》,集內共分為分〈外篇〉、〈雜篇〉及〈內篇〉三輯,從中展現出曾詠聰如何觀照世界及近年的頓悟。虛詞編輯部由此組成小輯,收錄三篇文章,包括同為香港作者的曾繁裕在《浮》的序文,講及曾詠聰以內省與書寫,無限接近文學與記憶那無法直視的「本體」;曾詠聰與曾繁裕二人在新書分享會側記,一窺二人從教學現場到作家創作的所思所感;李浩榮以筆訪形式訪問曾詠聰,就書中內容延伸,探討曾詠聰對詩、小說與哲學等不同文類的看法與價值取態。

教學與寫作之間的自渡──曾詠聰《浮間舟渡》新書分享會紀錄

報導 | by 孔銘隆 | 2025-10-15

香港作家兼教師曾詠聰於上月出版第二本散文集《浮間舟渡》,並與作家曾繁裕在新書分享會上對談。會上,曾詠聰從教育切入,批判教師權威易致學生思想「鈍化」,並受哲學家朗西埃啟發,主張透過多元活動創造平等、解放智力的課堂。在創作上,《浮》延續其「日常感」與對回憶的執着,更試圖連結個人記憶與社會現實,並坦誠道出香港作家的窘迫與文學社群的孤寂。

【字遊行·巴黎】Windows

字遊行 | by 孔銘隆 | 2025-08-29

孔銘隆遊走在巴黎的各處熱門景點,因語言的限制使其不得不與AI交流心中悠然生起的疑問。在藝術薰陶的氛圍下,巴黎街頭滿是自行一派的畫家,瘋癲的作派是對秩序的反諷;抽象的筆觸是對瞬間的印象痕跡。20歐羅的交易,買下的是一個瞬間的共鳴,一個你與陌生人之間的交流,用畫筆與眼神完成的對話。

跑山、觀海、再挖掘——專訪詩人孔銘隆:「我希望將來仍有回聲。」

專訪 | by 李顥謙 | 2025-07-29

孔銘隆是寫而優則教的九十後詩人,他另外還有兩個不為人知的嗜好——跑步,以及跑山。看著他最近頻繁在群組招友操練,又常貼出每次練習的成績,一副準備好迎接來年渣馬的強壯體格,我突然之間覺得,他進一步將自己詩作流露的特質,移貼在自己身上,與之相關的關鍵詞,包括:堅毅、紮實、穩定、嚴謹,追求秩序及典範。

何取於水也?--孔銘隆的學習時代

書評 | by 徐竟勛 | 2024-07-14

孔銘隆這位九十後的年輕詩人,近來結集七年間的作品,成為首部詩集《海石敲響潮音》。徐竟勛引用法國哲學家巴什拉的著作,指出水如何作為意象,突顯出詩人的想像力,而在孔銘隆的新作中,處處圍繞水的命題,也尋索自己。當中看見他在教學與創作之中摸索平衡,有對於學生不正常行為的觀察,也有建制下老師的無奈,統統以寫詩解憂,同時成為一種紀錄,作為學習時代的開始,與終結。

【教育侏羅紀】由陽光穿梭到I-One

教育侏羅紀 | by 孔銘隆 | 2024-03-19

孔銘隆從Novel Flash的〈Underdog〉說起以往留連網吧的記憶,曾經有過輟學到網吧兼職網管的同學,當時只是不明所以,後來才發現社會的頓挫總是無聲。在大學師訓中,他看過某輔導個案影片,一再感受到學院以外的鋒利,許多學生有著纏結。他從而觀照自己額上的疤痕,同樣有過無法掙脫,忍受疼痛的絕望,但已長出了一層粗糙的皮,足夠抵禦鋒利的刮削,看見更多相似的孩子。

【教育侏羅紀】校舍

教育侏羅紀 | by 孔銘隆 | 2024-02-20

每當孔銘隆乘車行經觀塘道,到啟業邨附近,他總會朝母校舊校舍張望。這座校舍一直荒廢,陰陰沉沉的,無人看管,承載著許多靈異故事,塗鴉反覆浮現。他想起中一那年所目睹的死亡,以及噩夢裡幽暗的燈光,而中學的記憶,大多植根於新校舍,同學們各奔前程,如今久未見面,課本和考卷在學校裡膨脹,成了一塊水泥地,吞噬僅餘的靈光。幸好,那年沒有凝視幽黑的深處,在新校舍能看見更開揚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