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從來不只是單純的自然事件。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作品常出現對「美」的省悟。適逢三島由紀夫今年逝世五十四周年,今期《方圓》為「金閣寺.三島由紀夫」,探討美與死亡,箇中涉及的文學、政治和人格鑒賞。死亡導致孤離,又能打破個體孤獨的樊籬,我們又能否用心聆聽那些將逝未逝,若即若離的幽玄之音? (閱讀更多)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踏入第三年,擋住寒風與子彈,遠處同胞的叫聲。鴻鴻目睹兒子舉著拿反了的烏克蘭國旗,慨嘆戰爭引發的混亂與道德困惑,;廖偉棠與女兒談話間被孩子純真的疑問導致內心掙扎,惟以麵包與酒致敬及祝願烏人能度過難關;言水對人類在戰爭中的角色提出深刻質疑,對人類命運感到沉重的無力感。 (閱讀更多)
邁克再寫張愛玲,把一場張愛玲研討會形容得腥風血雨;他今篇劍指張愛玲與夏志清複雜微妙的關係,明明是「客套到幾乎不近人情」的信件,都被邁克寫出濃濃八卦味,讀者還請細看。 (閱讀更多)
惟得遊走於位於台灣台北的梁實秋「雅舍」故居,進入後彷彿穿越時空,各個展廳均感受到文學巨匠梁實秋的精神世界。這座日式宅邸承載他十七年師大歲月,展出翻譯《馬克白》、手稿與宋詞墨寶。從翻譯莎士比亞到撰寫《雅舍小品》,又到雅舍外的木欄柵鑲嵌在裏面的梁實秋手稿、書信和照片,都展現出梁實秋以淡泊隨緣面對人生起伏,對藝術的自然流露,令惟得回味無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