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陳子雲 | 2020-05-08

假結婚這個行為,或作為罪行本身,對婚姻而言是相當大的諷刺。明明不喜歡對方,又要和他結婚,算是假嗎?和為了錢而假結婚,兩者相比,哪種更加虛假? (閱讀更多)

本地電影策展人、青年學者張鐵樑博士胃癌逝世 終年37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3-22

張鐵樑長年專注研究香港及中國獨立電影、紀實影像,曾協助籌辦大小本地獨立電影影展。 (閱讀更多)

盧鎮業監製港台單元劇《浮城絮語》:地震的六種世界,遇見也斯的文學遺蹟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4-08

地震,在絕大部分的香港人看來,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假如有天,香港地震如同瘟疫般,不再只是天方夜譚,我們將會如何承接它呢?港台電視31即將播出的《浮城絮語》,正是由此角度出發,以六部風格迴異的影像作品,以不同的敍事路徑,探求我城的內在真實與描繪。 (閱讀更多)

【無形・有人喜歡黃】談《人皮刺繡》與《黑日》 韓麗珠:傷害使人困惑,但未來仍是一場「空」

專訪 | by 黃柏熹 | 2021-12-09

香港作家韓麗珠的兩本新書剛好在這動盪之時出版,一本是小說集《人皮刺繡》,另一本是反修例運動以來的散文結集《黑日》;前者是尺寸如手掌般的小書,後者有不易攜帶的重量。兩本書的關聯是,它們都帶有傷害的痕跡——小說是她的個人困惑,散文集則是遭遇社會運動時的情感出口。面對不同層面的傷害和痛苦,她的方法是,寫作。 (閱讀更多)

一個獨立發行商的告別式:里人文化LAST DAY

報導 | by 陳芷盈 | 2020-03-04

「即使清倉,也不等於做特賣場,買賣書籍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或許一間書店就應如此,在最後一天既要帶給讀者一趟有生命力的歷程,也要讓書本有尊嚴地離開 。 (閱讀更多)

【無形.有人喜歡黃】前置詞:黃了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09-27

黃在中國本是帝王之色,陳煒舜為今期《無形》開出宏偉前奏,緊隨其後有藝術家黃嘉瀛與黃店貮叄書房的文章。李日朗寫黃色地圖、謝傲霜以黃姓入題、色情諧謔談「警嫂甜古」,都為「黃」開出多元向度。在抗爭與戲耍之外,本期還有韓麗珠、孔慧怡兩篇寧謐溫婉的作家訪問,在歷史行進時持續寫作。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