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10-05

2019年6月9日,一百多萬香港人為反對惡法「逃犯條例」修訂,齊齊走上街頭,唯政府漠視不理,依舊試圖強推惡法。6月12日,全港大罷工、大罷課,人們繼續上街,試圖用佔領的方式進行抗爭,對面而來的,卻是警察機器的暴力清場:催淚彈、胡椒噴霧、警棍,甚至子彈。不少文學人參與此過程,也對惡法、惡權表示強烈抗議,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他們觀點與經歷。 (閱讀更多)

【無形.三十】專訪攝影師黃勤帶:精神清晰,照見真實

專訪 | by 黃潤宇 | 2021-11-23

如果說攝影有一種宿命,那應該是與時間相互籠罩、無法割離的特質。艱難地爬上坡,前往與攝影師黃勤帶的訪問地點——外國記者協會——時,腦中一直盤旋著「宿命」一詞。去年多次爆發言論自由受威脅事件的外國記者協會,其在雪廠街的選址是由港督麥理浩提出的;而黃勤帶的最新攝影集《Secret香港樞密1842-1997》中,也剛好錄入了一張飯局座位表,顯示著麥理浩曾與習近平父親習仲勛同台並坐。透過相片再看眼下、甚至未來的中港拉扯,不免有歷史輪迴之感。 (閱讀更多)

我地球、我話事——專訪《清醒做夢時間》導演陳冠而

專訪 | by 劉平 | 2019-06-04

清醒做夢,就是指我們在睡眠狀態中保持意識清醒,甚至利用這清醒意識去控制夢境、創造夢境。驟聽之下,很多人都覺得清醒夢不可思議,但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英國超心理學家奇斯.賀恩(Keith Hearne)進行的實驗,卻證明了清醒夢在現實中的可行性。 (閱讀更多)

【無秩序編輯室】前置詞︰ 一個數字,生存之痛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06-01

三十而立。三十紀念。到了某個年紀,慶祝生日開始變得尷尬——每個人的生辰歲數,到最後是否只有自己紀念?家中高齡長輩逝去,常是連家人都說不上長輩究竟幾歲,就像《百年孤寂》裡的易家蘭。今年是太多紀念日的一年,紀念反而映照出我們的茫然。 (閱讀更多)

【虛詞無形一週年】青春冷冽,老派善意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19-05-29

流水一般無聲而不止,文學館的媒體虛詞無形就做了一週年。草創改名字的時候,有勸諫說名字裡有「無」字的媒體不大吉利,我當時笑笑便算,始終傾向保留「虛無」的頭聯。 (閱讀更多)

後浪不斷:「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競賽單元園遊導覽

報導 | by 紅眼 | 2019-05-28

由鮮浪潮電影節有限公司主辦的「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籌辦至今,本年已是第十三屆。歷年以來,其本地競賽單元一直為本地電影學院的畢業生提供初試啼聲的機會,同時資助並培育了不少優秀的香港導演人才,例如《一念無明》的黃進、《翠絲》的李駿碩及《淪落人》的陳小娟等,對新一代香港電影有重大貢獻。「第十三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將於本年6月6日至22日,假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MOViE MOViE Cityplaza及MY CINEMA YOHO MALL舉行,共放映五十五部短片作品,其中十九部為本地競賽作品,並設映後談,由本地導演現身說法,分享創作點滴。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

科幻小說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6-20

回憶的內在意識

散文 | by 黎喜 |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