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新曲〈作品的說話〉以反戰為題,帶來不少有關偶像與文本的公共討論。流行音樂作為跨媒介、專業分工的複合體,作/編曲人、詞人、監製、導演,還是歌手本人,誰才是歌曲的「作者」?而論者和聽眾,如何避免墮入一味以字面「讀」歌的思想陷阱?作為一個喜歡聽歌的人,賴展堂試在這篇文章回應一二。
姜濤早前推出的新歌〈鏡中鏡〉,在坊間已有不同分析,填詞人小克也親自撰文解畫,分享創作源頭與由來,更自言這首歌是他寫過最難寫的歌詞頭三甲,姚慶萬這篇詞評,亦從歌詞剖析到MV鏡頭的運用,心起則起,心無則無,其實所有的「誰」都是自己。
小克繼續分享姜濤新歌〈鏡中鏡〉的創作源頭與由來,並追溯到跟王家衛工作時,在無數個《2046》的雛形中,特別喜歡而印象極深的故事,再談如何從卡爾維諾的自傳式小說,牽連到寫給一個廿二歲年輕人的一份自傳式歌詞。
姜濤日前推出新歌〈鏡中鏡〉,填詞的小克分享創作點滴,自言這是他寫過最難寫的歌詞頭三甲,曲尾那十二粒琴音,源自愛沙尼亞作曲家Arvo Pärt的名曲〈spiegel im spiegel〉,也是小克與創作團隊想對前人致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