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人陳冠亨在近日出版的《1984:流行音樂變酷的一年》一書作序,他指出作者伊恩・韋德在書中追溯了1980年代流行音樂浮誇風潮,從MTV興起到布朗斯基節拍與瑪丹娜平權倡議,也與冷戰、Section 28、愛滋危機背景交織。陳冠亨亦提到隨著合成器的出現,高速電子舞曲開始崛起,雖其被嚴肅樂評人視為膚淺、表面、不入流的舞曲,卻正是這種音樂反映了當時的同志甚至異性戀青年的生活方式,成為慾望與解放的載體,亦在夜店為被壓抑者提供抗爭與療癒。
涵蓋近乎全球流行音樂歌詞的知名網站「魔鏡歌詞網」,於昨日(2日)突然無預警消失,訪問網址只顯示「無法連上這個網站」,即使Google搜索也找不到任何相關網站資料,讓不少香港人震驚說:「再次經歷失去CoolManMusic嘅痛」、「KKBOX 好多絕版歌都無」、「我兩日前仲用緊嚟自high 唱k喎」、「網頁都會過期!」
自四月周耀輝與黃耀明久違合體出席簽名見面會後,周耀輝再於上周為樂迷帶來喜訊。他於社交平台公布,聯同文化歷史學家Jeroen de Kloet (高偉雲)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傳媒研究學者Leonie Schmidt,即日由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 出版英語學術著作《It’s My Party: Tat Ming Pair and the Postcolonial Politics of Popular Music in Hong Kong》,連結融貫達明一派、香港文化及流行音樂史,並開放予公眾免費下載取用全書。
在商業掛帥的社會,追求「真正音樂」是否不切實際?小毛老師講由著名作曲家暨「人山人海」創辦人于逸堯所寫的《香港好聲音》,收錄十二個香港音樂創作人投身流行音樂工業的故事,以口述歷史方式,重塑香港流行音樂文化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