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肆虐,封場、取消、延期是今年最常聽到的詞,政府防疫基金卻杯水車薪,藝文界台前幕後手停口停。但在絕境之中,香港人的精神卻不滅,去年香港的血與淚譜成一部部紀錄片與電影,當中《佔領立法會》入圍金馬獎,《夜更》更奪得最佳劇情短片。反送中運動過後,本土作品亦更受關注,《幻愛》創出票房奇蹟,《全民造星III》成收視佳話,更鼓舞人心。除此以外,我城城市空間的運用亦引起關注,文青小店進駐深水埗一事引發熱議。香港人在香港地,該如何走下去?回顧今年過後,望能引發未來更多想像。
1. 疫情「封場」,表演電影藝文活動轉戰網上
肺炎疫情肆虐,自今年二月起本地藝術文化活動近乎全面停擺。自從香港1月出現首宗確診個案,康文署轄下表演場地先後於1月尾、7月中、12月頭三度「封場」,表演藝術業界幾乎全面停工。截至10月底,康文署表示約有2,800項活動或節目,因場地關閉或租用人自行決定,取消或延期至明年;而西九文化區受疫情影響的表演節目亦有接近200場(相關報導:https://bit.ly/3hurLOC),其中較為矚目的演出,包括原定於4月初舉行的坂本龍一音樂會,因疫情反覆先延至9月,後再延期至2021年12月(相關報導:https://bit.ly/34VPmT7),而坂本龍一則於4月舉行免費直播的網上音樂會,以慰樂迷。
疫情反覆無常,「取消」是今年最常聽到的詞。年度藝術盛事Art Basel及Art Central相繼取消並改為網上舉行、香港藝術節取消逾一百場演出、香港書展延期後再度取消、香港國際電影節取消,以致不計其數要延期、取消或腰斬的劇團演出等,令業界損失慘重,嚴重影響藝術工作者生計。
疫下改辦線上演出,也成為劇場的其中一個新方向,例如香港話劇團成立43年以來,首次開拓網上戲劇「公演」活動,將從未公開的演出在網上共享(相關報導:https://bit.ly/3aY1AP0),藝發局亦推出「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嘗試在疫情下尋求新出路。
劇場以外,本地戲院自疫情開始,為配合政府「限聚令」措施,先後三度停業合共接近5個月,目前禁令最少延長至2021年1月6日,至今仍重開無期,亦令戲院全年票房大跌接近八成,票房損失約13億(相關報導:https://bit.ly/3ocyQpm)。市民無法走進戲院,娛樂選擇亦變得線上化,不少Netflix節目如《慾罷不能》、《後翼棄兵》等,都曾成為本地熱話。隨著華納兄弟宣布明年出品的全部電影,將於戲院與自家串流平台HBO Max同日面世,疫情將如何改變娛樂產業的生態,也很值得留意。
相關文章:兩周戲院禁令 虛詞編輯部的Last Picture Show係咩?
2. 防疫抗疫基金,成效杯水車薪
隨著第四波疫情開始,政府於本月初宣布關閉所有康文署轄下表演場地,演出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表示,過百場演出因此要取消,1000名從業員受影響,全行估計捐失達 670 萬。又如一再延期下,於今年十一月上演的《新聞小花的告白2》,上演五場後,餘下的九場卻因疫情被腰斬,損失達二百萬。(相關文章:https://bit.ly/3pCg0s7)
在表演藝術幾乎全面停頓的一年,無論是在創作、營運、製作,以至經濟及發展,藝文界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絕大部分表演節目都難逃取消或延期的命運,也使台前幕後多個月來「手停口停」。雖然政府曾先後三度透過香港藝術發展局,推出「藝文界支援計劃」,分別發放一次性的 7,500元、5,000元、7,500元資助,但實際效果卻被批評相當有限,加上申請需時及認證繁複,對業界帶來的援助也僅屬杯水車薪。(相關報導:https://bit.ly/2MkpGJE)
至於政府發放的「防疫抗疫基金」,包括最新公布的第四輪基金資助,雖然新增為「提供特惠金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因取消文娛康體活動而受影響的兼職導師、僱員、工作人員」(相關報導:https://bit.ly/2JvvcYG),但由於業界約有八成從業員,均屬自由身的藝術工作者,往往成為抗疫基金的漏網之魚。即使拿到一次性的補貼資助,也難以抵償因政府「封場」而取消或延期、以萬元計的工作收入,從事藝術表演的同業為求生計,只得轉營自救,另覓出路,亦令業界紛紛出現轉職潮,這種人才流失,對表演藝術界亦屬另一重的打擊。(相關報導:https://bit.ly/3rGPCiO)
3. 文青小店進駐深水埗,士紳化討論再度發酵
今年隨著更多文青小店進駐深水埗,為當區尤其大南街的周邊帶來更多人流,同時也令地租地價飆升,加上年初有所謂「投資者」聲稱想於該區大展拳腳,「Sham Shui Po is the new Brooklyn」的口號,又再於文化圈惹起熱議,其中一個憂慮,是這個舊區會否變得中產化,將昔日的社區風味完全抹掉。〈相關文章:鄭天儀:當深水埗變成BROOKLYN(MING'S〉
不同媒體及後亦曾就此作專題報導,例如《明周文化》以「深水埗漫遊」為題,探討舊區重建衍生的社會批判和反思,而在滿街咖啡香與文藝風的背後,又建構出一幅怎樣的人文風景;《虛詞》的「深水埗,我要進來了」專輯,則從文化經濟創業者、當區居民、城市研究者等角度,討論深水埗的未來發展,如何能在既定框架以外尋求突破。「大南街是否被文青整死」這個議題,在民間同樣被炒熱,連登討論區出現不少帖文討論相關主題,(相關文章:https://bit.ly/3rG1n95),《立場新聞》亦見評論文章,談及士紳化的現象與大南街Cafe的社會學討論(相關文章:https://bit.ly/3pDCLvJ),蔡芷筠在〈深水埗文青的意義〉一文提到:「文青也要問自己的是:打咭消費等例行動作完成之後,what’s next then?」
就著文化圈的討論,《虛詞.無形》於九月尾以「深水埗小店聚義--我們可以為社區做甚麼?」為主題,聚集當區區議員以及進駐深水埗的小店店主,嘗試以不同角度作為切入點,以求拓闊發展的想像空間,並在既定框架外尋求突破(相關文章:https://bit.ly/34VY4kC)。部份社區組織亦曾舉辦活動,以士紳化作為引子伸延到社區想像,探索社區藝術發展的可能,並尋找與街坊居民作連結的方法。如何能將這種有機碰撞出來的圈子,形成實質行動的力量以作抗衡,或許是將來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4. 政治氣候變化 《夜更》金馬獎得獎,社區放映遍地開花
第57屆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於2020年11月21日舉行,在疫情肆瘧、幾乎全球停擺的一年成功舉辦頒獎典禮別具意義,與改為網上宣佈得獎者的香港金像獎相比,也許也反映了兩地在抗疫上的不同。而中國在去年揚言抵制金馬獎,事源《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在第55屆的頒獎典禮上被指發出「台獨」言論,所以近兩年的名單中鮮有中國電影出現。
《夜更》劇照。(網上圖片)
金馬獎因去年爭議而受到中國大陸杯葛,但香港今年有《手捲煙》、《狂舞派3》、《迷航》、《夜更》與《佔領立法會》入圍金馬獎,《夜更》與《迷航》更加分別奪得最佳劇情短片和最佳紀錄片。《夜更》導演郭臻的得獎感言更加引起不了不少人的共鳴,「願大家好好療傷,好好休息,好好去愛,好好去照顧人性嘅複雜,然後擇善固執」這一番話也許為生處壞時代的人帶來了一點慰藉。
相關文章:香港的血與淚,「滲透」於今夜金馬
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佔領立法會》曾連同《理大圍城》舉辦過多場社區放映,再加上《理大圍城》電檢三級風波加持(相關文章:https://bit.ly/3046BiZ;https://bit.ly/3021bEW),令每場放映會都座無虛席,一票難求。在政治氣候不明朗的今天,反而令到社區放映更受到重視。
相關文章:《理大圍城》小輯
5. 本土電影《幻愛》掀起屯門潮 網絡評論大戰
經過反送中運動後,本土的作品更受大眾青睞,不少本地創作人的作品都受到更多關注。今年有不少掀起話題的電影,例如《金都》和《叔叔》,而《幻愛》就可就是當中的佼佼者,七月上映之時適逢政府實行強制關閉電影院等娛樂場所措施實行之際,當時更不少市民特地在閉院「死線」前趕往戲院觀賞,香港的票房收益達1519萬港元(2019年最高票房的香港電影為《廉政風雲 煙幕》,收益約3136萬港元)。在社經環境均不太景氣之時,小本製作的本土電影能夠獲得過千萬票房算是不錯。另外《幻愛》更掀起了一股屯門熱潮。不少港人都愛開玩笑指屯門有牛,覺得屯門是個偏遠之地,但電影把屯門和輕鐵拍得唯美,吸引了不少年青人爭相到屯門打卡,令屯門這個社區搖身變成了景點。
《幻愛》不少鏡頭在屯門取景,輕鐵是其中之一。(網上圖片)
《幻愛》的網絡影評無以計數,究其實,以精神病患者的情愛經驗為主題,又涉及心機女(同時是創傷女)以身體為工具換取好處,都是爭議性題材,有評論指電影有「蕩婦羞辱」之嫌(相關文章:https://bit.ly/34XVUAI);浪漫化之餘有失淺薄(相關文章:https://bit.ly/3pPmB2P);延續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相關文章:https://bit.ly/2L9dqLu)。其中「蕩婦羞辱」引來相當情緒化的論戰,最後甚至出現一篇「利申,沒有看過電影」的影評(相關文章:https://bit.ly/2MlSBgq)。至此,亦讓人反思在網絡文化「人人都可發言」的環境下,如何尋找評論的方寸、底線與倫理。
6. 突圍而出,選秀節目鼓舞港人《全民造星III》
在娛樂奢侈的2020年,《全民造星III》或許是僅有的娛樂盛事,成功造就話題與掌聲,總決賽當天更創出收視佳話,直撼大台。
打著「藝人再出道」名號,《全民造星》來到第三季,銳意扶持行內默默無名的藝人。有別於單純販賣參賽者臉孔與才能的真人騷,《全民造星III》側重於參加者的成長、與導師和工作人員的感情,以及表演項目中的真情流露。綜合一眾評論,《全民造星III》的可看性就在於當中的「真誠」,尤其在壞時代裡,連真實的情感變得罕有,觀眾透過節目,同樂同哀,找到渲洩情感的出口,所以受一眾網民所追捧的表演項目,是談及夢想的木偶戲《給十年後的我》,以及顧定謙與Manson BB的「BL」歌舞劇等。(相關文章:《男排》與《造星》:流行文化裡的真誠,滋養著壓抑的香港人)
《全民造星III》40強比賽 A3 "陳葦璇 / Alan仔 /Buber / Mischa / Zeno" 自選項目 《 給十年後的我 》
《全民造星III》雖有不盡善之處,例如不少參加者歌舞不精,甩皮甩骨;評判胡亂點評的黃真真(藍假假);總決賽甩碌連連,網民更投訴因網路塞車投不了票(是的,我至今也收不到驗證碼),但坊間甚少批評節目的聲浪,或是對賽果不滿。相反,眾多的評論都對節目抱有正面態度,並以此為探討對象,思索香港流行文化的路向,彷彿觀眾把過去積存下來的愛與包容,都投射到節目之中,而觀賞的悅愉以足以掩出節目的種種瑕疪,一如阿果所言,「雞雞地,低低地,但始終是香港。」(相關文章:《造星》熱潮:香港流行文化的價值與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