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唐書琨】記先敬「潮流」後敬人的香港八十年代

時評 | by  鄧小宇 | 2024-11-07

(編按:本文原文無題。標題為編輯所擬。)

剛收到張叔平Whatsapp告之唐書琨於今早離世了,雖然明知他年事已高,離世不意外,仍不免有一絲神傷。數香港七八十年代風流人物,絕不可能漏他份兒,當時他的成衣出口生意如日中天,每日例必穿著Armani西裝在麗晶酒店吃中飯,見客人,不正就是我們的belle epoque?


我最近替Vogue男裝版寫了一篇講我記得的香港八十年代時裝風景,就轉載在此記念David吧。


記先敬「潮流」後敬人的香港八十年代


香港和時裝的關係


1980年開業的麗晶酒店(Regent Hotel)是香港時尚史重要一頁,它出現的timing機緣巧合剛剛「對」,當年的商務客多到唔憂做,不存在搶走馬路對面本來獨領風騷的半島酒店的生意,反而雙劍合璧,互相輝映,締造出璀璨繁華景象。上世紀八十年代尖沙咀麗晶、半島酒店車水馬龍,出入的花枝招展靚人不絕,絕非都市傳說,曾經真的確實如此,而這一切和時裝無法割切。


香港和時裝的關係起碼有兩個層面,一是一般的時裝消費,二是時裝作為出口工業,曾幾何時香港是成衣製造業重鎮,它如何從起步時的廉價成衣工廠演進成為高級時裝出口,也許是因緣際會,為求存拼經濟逼出來的吧。


美國是香港成衣的重要市場,當年美國為了限制「香港製造」garment無節制輸入,單方面定立《quota》(配額) 制度,簡單解釋就是制定成衣每年每種款式,每種質料進口的數量,受到quota這個金剛箍限制,無論有幾龐大勞動力,如何大量生產也無法運多些去美國,我記得鄧蓮如(不知道她是誰,值得花些時間去Google)曾經說過:既然我們出口不可多於限定數目,與其售十元一件平價貨,我們應走高檔路線,將每件出口成衣做到有咁高級得咁高級,有咁貴得咁貴,爭取更多外匯收入。於是香港的製衣廠開始提高質素,漸漸吸引高端品牌眼球,來香港訂貨,那個年頭,物流是我家族生意,我們就曾運出不少Ralph Lauren、 Calvin Klein、Oscar de la Renta等的貨物。


從成衣製造基地到時尚之都


與此同時從七十年代開始,香港貿易發展局每年都花龐大公帑舉辦時裝節,名義上是招攬海外買家來香港下訂單,其實一場又一場的時裝表演最終作用是將香港作為「時裝」(不是成衣)製造基地的形象深入民心,亦造就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到buying season,海外名牌,大型百貨公司的買手傾巢來香港訂貨,迫爆麗晶、半島酒店,一房難求絕非誇張,特別是麗晶酒店,它的 coffee早餐時段簡直像把整個曼哈頓第七大街 garment district移植過來,連當年業內最權威,也最八的報紙 Women’s Wear Daily都曾派記者駐守,點數 who’s who,發掘最新行情和gossip。買手白天去工廠落單,晚上則落disco,生意好景,什麼都照入公司數,當時又怎會想到原來夜夜笙歌,工廠接單接到手軟的日子會有醒來人去樓空,通通化為烏有的一天。


香港大廠家/出口商一般都愛請名校出身英語流利的靚女接待海外時裝買手/老闆,總不能老是穿旗袍以異國情調示人吧,不過在外觀上也一定要講究,不可失禮,緊貼潮流是新基本,先敬「潮流」後敬人,穿上最新一季的巴黎米蘭時裝,自然令外商對香港的國際大都會形象刮目相看,我們不再是蘇施黃了,而且隨着香港經濟起飛,買高級入口名牌不止於社會階梯頂層的「上流社會」,崛起的「中產」大軍亦開始陸續加入消費高價產品行列。


Pre-Joyce時代已是百花齊放


講到名牌時裝在香港紮根,大家不期然都歸功於Joyce Boutique,追溯香港作為一個時尚都會也真的可以分為Pre-Joyce 和 Post-Joyce期,然而羅馬絕對不是一天建立起來,大江東去,Pre-joyce絕非就一片空白,多少前人的嘗試、努力、失敗、再失敗才造就到Joyce時裝王國的顯赫成就。


趁我仍記得,即使一鱗半爪,就記錄在此吧。


沒有Joyce 的1960年代香港,進口高價時裝基本上都是附設在百貨公司 (如連卡佛、瑞興、龍子行、惠羅等) 內,籠統稱為「來佬貨」,大都只是以牌子來識別,如Pringle、Jaeger、Burberry (當時它仍是主打trench coat的「紳士服」品牌) 等,仍未識得有designer這回事,另一邊廂巴黎couture設計師也要到七十年代才正視ready to wear line的潛質,開發“affordable” 的中產市場,正好和在1970年開業的Joyce接軌。


講到designer/名牌在香港興起,其實在Jooyce帶動名牌時裝普及化之前,香港已零星開始有一些不隸屬百貨公司的「貴價」時裝店投石問路,如康氏家族經營屹立至今的Swank,一對富太母女開設較小規模的Lotje and Colleen,影星何莉莉在海運大廈先後開的Act I、II、III等等,施南生憶述她當年從英國回港,母親第一件事就帶她去Act III 買幾件「見得人」的衫,都是Joyce之前已存在。


到Joyce進軍高檔時裝試金石應驗,香港可以說正式受到名牌洗禮,「着衫」之道隨之進入了next level,同期我記得有在喜來登酒店和珠城商場開業,面積比Joyce更大的「大班廊」(Taipan Row)、Saint Laurent、Ungaro 好像都是在大班廊出售,加入名牌行列還有一間Shop of Green and Found,代理 Versace、Reporter等都值得一記,另一富太Annie Ng也一度來勢洶洶,她開設的Bazaar代理了Basile、Enrico Coveri …… 後來還為Montana開專門店。


席捲全球的日本風


不過香港開專門店先驅也是Joyce, Joyce除了代理品牌多元化,百貨應百客,更率先替它旗下名氣大或賺錢的品牌開專門店,早年如Armani、Missoni、Genny、Miyake等都盛極一時, Issey Miyake的成功令人想起八十年代風靡全球fashionista的日本風,其中三大Miyake、Comme des Garcons、Yohji Yamamoto都給Joyce「買起」,但其他大小牌子也有價有市,像Tokio Kumagai、Matsuda都曾在中環黃金地舖開業,高檔日式百貨公司西武進駐太古廣場更是時裝百貨業的盛事。


扯到日本品牌,不得不提新世界中心 (即現時 K11 Musea 地址),可能是商場策略,引進了多個日本二三線品牌在它最底層地庫開專門店,包括我個人相當鍾情,簡約兼基乎無款可言的Comme Ca du Mode,其他還有 Melrose、Jun、Domon等等,當年的新世界中心絕對是日本時裝迷的朝聖地。


另一間賣日本時裝人氣店Pink House,由一對夫婦經營,位於尖沙咀柯士甸路,這條街在八十年代時裝精品店林立,大都是本地設計師自行創業,Walter Ma (馬偉明) 就是和他起步時的拍檔Raymond Wu在此開設他第一間 Vee Boutique……


上面提到的各大小時裝店都先後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任務謝幕離場,剩下的Joyce,也和它全盛時期沒得比了,白頭宮女又怎阻止得了時代躍進?


Shoulder pad戰無不勝


當年這些時裝店還有一個很八十年代的共通點,無論你進入哪間高中低價boutique,見到儘是誇張無比的shoulder pad,那確是一個shoulder pad 戰無不勝的年代!時裝真是一樣十分奇怪的東西、一個look風行時,所有人趨之若鶩,一旦過氣就變成視覺污染,我八十年代遊走各大小boutiques買的西裝不是件件都大大對shoulder pad撐膊! 尤其是Bill Kaiserman的西裝,我季季捧場就是鍾情他剪裁的肩膊其他牌子更高更闊,現在回想起來簡直是場惡夢,但大概也就是成長的付出吧。


最後除了以上提過的設計師,我不得不向執筆寫這篇文時浮現腦中,曾風行一時,而現已消失或接近消失又或難得仍健在的男裝品牌:Byblos、Marithe & Francois Girbaud、Romeo Gigli、Krizia、Adolfo Domingues、Thierry Mugler、Luciano Soprani、Donna Karen、Katherin Hamnett、Hugo Boss、Gianfranco Ferre、Paul Smith、Jasper Conran、Kenzo、Gaultier…..說聲 thanks for the memories。


後記:


有份參與撰寫今次八十年代時裝專輯,有如坐上回到從前的時光快車,早已流失的記憶一下子湧回來。八十年代的確是香港時裝風景關鍵的decade,軟件硬件紛紛歸隊,除了文中提到的麗晶酒店,同樣1980年開業的置地廣場更加為luxury shopping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真的是一個landmark了。


(編按:原文為鄧小宇個人臉書上之貼文,按此閱覽原文。內轉載之文原載於〈記先敬「潮流」後敬人的香港八十年代〉為Vogue男裝版【RE-80s】時裝專輯之中。)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編輯推介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9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